跨越时间的美丽
2018-03-25倪晨康
倪晨康
摘 要:没有永恒的,也有暂时的,某一种流行的发型、服饰,到了今天就不再流行,这就是暂时的美;某部经典的作品、议论深刻的文章或某种伟大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传颂,这就是永恒的美,一般来说,人们更推崇永恒的美。
关键词:国家;人民
“美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世人谁不希望自己美丽?然而美丽的内涵,你是否知道呢?如果你认为美丽的意义就是个人外表的美丽和衣着的华丽,那么你错了。美丽的内涵应比这更丰富。美丽是聪明才智,美丽是自然纯朴,美丽是无私奉献。可以说:外表美是暂时的,内涵美才是永恒的。
我对以貌取人这个做法很反对,因为一个人文化程度有多高不是从外表以看得出来的。有一次,鲁迅穿着平时那身衣服去到相当讲究的华懋饭店,他要拜访美国女作家史沫莱特。饭店的门卫把他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这样的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给“下等人”走。鲁迅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了饭店。到了电梯门口,开电梯的看了他一眼,连手都懒的抬,脑袋向楼梯的方向摆了一下:“走楼梯上去。”鲁迅只得一层一层地走上去。
会过史沫特莱,聊了一会,鲁迅告辞。据说史沫特莱有一个习惯:送客只送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大门一步。这一点,饭店的门卫、开电梯的员工以及勤杂人员,都已司空见惯。不想这次却破例了。史沫特莱不但非常恭敬地把鲁迅送到正门口,亲切的与他握手言别,而且还望着鲁迅的背影,目送他远去之后,才转身回房。刚才不让鲁迅走正门的门卫和让他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腹的疑惑??所以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内涵的人看人只会看人的外表,而有内涵的人看的却是人的内在品质。
爱因斯坦没有成名之前,穿着十分随便,有人让他穿件像样的大衣,以便进入社交圈,他说:“籍籍无名,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若干年后,爱因斯坦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可衣着仍然十分随便,那人又提醒他,赶快做件大衣,爱因斯坦说:“现在我即使穿得再破烂些,也会有人认识我的。”故事中的爱因斯坦不管境遇的好坏,一直保持着衣着朴素的习惯,在他看來,一个人的外表装饰得华丽与否,并不能代表他的个人能力和精神世界。一个人即使打扮得再漂亮,可生活中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那么他的美,也只是空洞的、缺乏生气的美。爱因斯坦之所以名留千古,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是因为他的内涵,与外表无关。可见,内涵是永恒的美丽。
高尔基说过:“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
跨越时间的美丽,它的创造的过程是曲折的,一件衣服、一种发型很容易被制作,一篇文章、一种思想,就需要岁月的沉淀。当人们欣赏《小石潭记》的清幽之美时,可曾想过柳宗元被贬时的辛酸;当人们赞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凉之美时,可曾想到杜甫屋漏难眠的痛苦。古人说:“文章憎命达”,可不是这样,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做春秋,孙子做兵,屈原赋骚。邓小平,这个昔日指挥淮河战役的主帅,文革期间被软禁在江西三年,砍柴担水,挑粪种菜。世纪的大潮在他胸中涌落,他出一山,就带来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没有岁月的沉淀和痛苦的磨砺,美难以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跨越时间的魅力,它的内蕴是丰富的。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修一部传承千秋的历史书,也是为了实现他毕生的追求。项羽乌江自刎,维护了他作为王者的尊严和霸气,也是为了江东的和平与安全。周总理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灰、去而无言,一生奉公守法,尽职尽责,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彭德怀久经沙场、为国杀敌,庐山会议上抵制错误方针被批评也不退缩,为了人民奋不顾身。这种没的内蕴如此丰富,他们的精神如此崇高,实在令人敬仰。
跨越时间的美,需要淡泊名利,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舌战群儒,但他留下的格言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范仲淹征战西夏,推行庆历新政,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抱负多么强烈,但他的座右铭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白居易、苏轼疏通西湖,造福百姓。后人感其功德,为其立碑,西湖从此有了白、苏二堤。假如他们都为自己立下一碑,日积月累,必然得到今人的这般尊重。历史从来都是碑不自立,名曲人传。
跨越时间的美丽,既有丰富的内蕴,又有曲折的创造经历,更需要创造者淡泊名利。我们只有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心系国家和人民才能成为跨越时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