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8-03-25沈诚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问题小学数学

沈诚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仍然倾向于采用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问题;对策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内容虽然比较少、比较简单,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仍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讲,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形式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材具有跳跃性,一旦学生的思维模式跟不上教材中的内容,就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最终的数学成绩。小学生的思维通常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而数学教材中的思维是以固定的、单一的文字方式表达的,其具有一定的简洁性的特点,但是这样的教材内容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教学结构与学生知识结构不符合。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适当的填补和拓展,以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适应。此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见解性例题与学生思维的思考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小学数学学习的整个阶段,一共包含了12册的数学教材。这些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拓展和延伸,有的甚至不符合学生当下阶段学习的内容,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都比较困难。此外,有时候教材上的内容并不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来设计了,而是在这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性联系。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过于单纯的注重对学生知识数量的灌输,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触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具体的了解和掌握,给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和思考问题,而学生的认知结构一但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的对策

(一)引入概念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基于教材的文字思维之上,尽量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新知识的描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最好的方法是概念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的不够完全,因此,需要将自己的思维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应该将教材思维积极的转化为语言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千克”和“克”、“米”和“厘米”等较小的重量长度单位时,可先用让学生称、掂、量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概念,用思维的形式建立起“噸”、“千米”等较大的新的重量、长度单位的概念。这样,通过具体的计算,引进运算定律;通过教具、实物的演示,引入几何概念。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容易。

(二)将教材与学生思维联系起来。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但是当中包含的内容仍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讲,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适当的拓展或者是对知识进行填补,以便于能够与学生的实际认知力水平相适应。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例题,教师应该将例题的模式转换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与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多边形面积的时候,有例题是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计算,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梯形的认知,和对面积的认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梯形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和进行计算。根据已知条件和对梯形的分割进行计算,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将教学内容简单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因为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根据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阐述和讲解,而不关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速度是否能适应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话,教师对课本上知识的处理过于简单和潦草,很难让学生掌握教师教学的内容,即使学生能够解决了一些相关的数学的问题,但是也难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合理应用性。所以,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简单化,那么,学生将会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并掌握教师教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相关知识时,不要直接的告诉学生,某一个东西是这个东西的几分之几。教师应该利用身边的东西,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拿一张纸,先提问学生,这是几张纸呢?回答肯定都是一张,可能有些学生还会不屑的回答,然后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将纸平均撕成两份,再问学生,其中一半占原来纸张的多少,大部分学生会说是0.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老师手里拿的这部分是其中的几部分,所以,又可以表达为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出1/2的结果。教师再拿相同的纸张,将纸张随意的分成两部分,拿出一部分,问学生,还可以用1/2表示么?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容易且快速的学会和理解分数。

由此看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满足过去的时代,过去只是注重于依靠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要学习的内容,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油油.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问题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