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8-03-25郑艳梅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斑病分生孢子果穗

郑艳梅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受市场的杠杆作用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河市爱辉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高纬度,位于北纬49°24′~50°58′,东经125°29′~127°40′之间,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有耕地173万亩,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杂豆等作物, 虽然在玉米种植方面,技术比较成熟,但是连续重茬及主栽品种属密植、满贯品种,成熟晚,脱水慢,需上冻收获等原因使玉米发生病虫害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是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呈逐年上升趨势,玉米不同程度减产。对丰产高产造成影响,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爆发时可导致减产15%-20%。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长效治理、应急防治相结合治理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化学防治,把病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1.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苗期染病初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或两端具褐色水浸状区域,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叶片迅速死亡。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至黄褐色,病斑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后期略有轮纹。在抗病品种上,出现黄褐色坏死小斑点,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很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灰褐色霉状物,后变黄枯死。在一般品种上,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形或近长方形斑,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叶鞘和苞叶染病病斑较大,纺锤形,黄褐色,边缘紫色不明显,病部长有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抱子梗和分生孢子。果穗染病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2.病原

玉米小斑病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孢科,长蠕孢属,子囊孢子长线形,彼此在子囊里缠绕成螺旋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及分生每个细胞均长出芽管。小班病菌除为害玉米外,还能侵害谷子等。但在不同寄主上的病菌存在生理专化现象,有不同的生理小种。营养菌丝,无隔,无假枝和匍匐枝,能在基物上或基物内迅速蔓延。

3.发病规律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都可发生,但以雄穗抽出后发病最重,以气流、雨水传播为主。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菌丝体在病残株上(病叶为主)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初侵染菌源主要是上年收获后遗落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堆中的病残株。玉米生长季节内,初侵染、再侵染时间短,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在田间,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展(垂直扩展)。此病的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后呈椭圆形边缘赤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为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其发病轻重,和品种、气候、菌源量、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抗病性差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以及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早并且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4、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第二,存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选用抗耐病品种,消灭越冬病源,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是防治小斑病的关键。

4.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选用优良抗性强的玉米品种,好的品种生长快、植株强壮、生命力强、自然对于一些病菌的抵抗力也相对较强。

4.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合理轮作.与大豆、小麦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洼地注意田间排水。病害发生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使发病程度减轻一半。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使整个玉米生育期提前,可缩短后期处于高温多雨阶段的生育日数,有避病作用。合理施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重视拔节期或孕穗期的追肥,做到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促进早熟,

4.3、化学防治。抽雄前后,开始喷药。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代森锰锌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千克,隔7-10天喷药一次,重复2-3次。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斑病分生孢子果穗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