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18-03-25王子龙

大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应用型转型

【摘 要】 为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中的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我国政府有计划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面对新的转型挑战,这些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遇到了教师能力结构与应用型学科发展不匹配、缺乏应用型学科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等主要问题。因此,需从搭建与行业优质企业深度合作的平台;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应用型教育。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型大学 转型 师资队伍

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清,导致高校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应用型大学建设,如在2015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联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高校多由原专科院校升格或由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大学改制而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面对转型则遇到新的挑战。地方本科高校需充分把握转型期带来的机会,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应用型教育。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能力结构与应用型学科发展不匹配

随着高校转型,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都在进行转变。在浙江省教育厅联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部分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目标:“应用型专业占所在院校专业数的70%以上,在应用型专业中就读的学生占所在院校在校生的80%以上,前8位应用型专业就读学生占所在学校在校生的30%以上。”[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能力,而目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多是在大学获得学位后直接应聘到大学工作的,缺乏实践经验。此外,高校在招聘专任教师时过于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和科研成果等条件而忽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

(二)缺乏应用型学科高层次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需要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引领作用,围绕着应用型学科高层次人才构建起结构完善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在内部教师的培养上,缺乏对原有应用型学科教师有效的培养机制,现有的培养方案多是以短期培训学习为主,对教师专业提升效果有限;在外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缺乏硬件资源优势吸引人才,而且在引进人才后往往没有提供后续配套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应用型学科高层次人才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得学科的有效发展大打折扣。

(三)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有待改进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师管理的招聘、考评政策,且缺少对应用型学科教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部分转型中的高校在教师的绩效考评中,科研指标依然占有较大比重,科研任务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学校对应用型学科教师的培训方案不符合现实需求,没有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高校教师到企业短期的挂职锻炼难以明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因为短期的实践经历难以深度、全面地掌握行业领域内的前沿信息,而且较短的工作时间也难以让企业管理者安排到真正的生产管理实践的一线。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搭建与行业优质企业的深度合作平台

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应用型建设离不开与行业企业或其他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地方本科高校应与优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制定教师在企业挂职的长期计划,另一方面吸纳优秀的企业工作者来高校兼职教学。目前我国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高校不应盲目扩大兼职教师比例,而是逐步增加来自企业等单位的优秀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此外,高校可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如杭州师范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创建了阿里巴巴商学院,在学院的师资队伍中既有以学术研究为主的专任教师又有企业方的高层管理者兼职教学,这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培养与引进并举,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引领作用

高校应建立起应用型教师梯队,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专门的支持,创建好完善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高校需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使用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如长期聘请企业高层管理者来校兼职任教、短期聘请高层次人才进行项目指导、建设校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等。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后,高校应及时提供后续的配套資源和政策支持,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提供保障,对于引起的高层次人才的业绩进行科学评估,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退出机制。

(三)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中需创建更加符合应用型建设需要的人才招聘、教师培训、工作考评体系,在招聘教师时应把应聘者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作为重要的选聘指标;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方案,可联合其他应用型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等单位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在对应用型学科的考评工作中应合理分配各考评指标之间的比重,增加新的考核指标,如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等。通过建立完善的、适合应用型大学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改变自身观念,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于地区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滕祥东,任伟宁,杨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模式的构建与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88-90.

作者简介:王子龙(199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省定州市,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应用型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沣芝转型记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