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

2018-03-25贺英心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贺英心

摘 要:初中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课程的第一道门槛,学生能否在未来的道路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爱上生物这门课堂,无一不需要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课程模式的有效改进。初中生物涉猎广、内容广泛且具有抽象性学习特征。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必然无法产生生物学习兴趣。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汲取的知识面过小,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认知。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执教经验,根据微课、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教学成效,分析初中生物学习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提出个人的微课教学建议,加强初中微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又被称之为颠倒课堂,利用网络视频教学,转变了课堂活动的过程与空间,实现了家里学,课堂论。这种学习方式,重新规划了课堂的各阶段教学环节,完成了教学模式师生角色的转变互换。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学习的过程,变成了课堂互动的过程。同时课堂的地位与关系也从教师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深度学习,做到了学习意义的实质性回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微课翻转试论

微课是一种通过网络资源自学的教学方式,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重新规划与调整了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遵从了不同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满足全年龄段、全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需求。通常来说,微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翻转课堂师生角色定位,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变化。在此过程中,因学生的地位提高,学生自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迎接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过去那般被动式的接受。在自主参与和学习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能够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转课堂的必备要素。时代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连接彼此之间关系的同时,更是拓宽了人们的学习与交流渠道。微课虽小,但是却凝结了众多学科的精华。教师在设计微课素材与内容时,必须考核微课教学情境的特征,保障微课知识能够凸显主题,符合学生学习能力。

二、生物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便是网络课件,即微课视频。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学习质量,通常是由微课质量来决定的。同时,微课的内容和质量也会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与教评结果评价中有所体现。

部分教师认为,微课在翻转课堂的应用应当是连续、多段的过程[1]。首先是教师在课前的课件准备,根据需要讲解的课题,制作学生自学的微课内容。其次,则是利用素材、案例与课件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辅助资源。最后则是在线调查、在线测试与在线答疑的知识反馈。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微课的设计应将以下几点内容作为设计核心。

首先微课的内容应注重书本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需要在传统知识学习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将微课学习作为一个过程,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其次则是要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素质能力差异,如自主分析、团结合作、阅读能力等。这些要素与翻转课堂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存在密切关联。如果学生在以上某些问题上呈现出较弱的素质,那么必然会限制翻转课堂教学能力。

最后微课的学习市场与难度,必须根据教学的进度做针对性设计。考虑到初中生知识获取与认知水平的负荷,笔者认为微课教学的时间长度,应保持在10至15分钟之间,确保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的获取与学习。

三、微课学习流程

(一)微课自学。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三维目标,将学习的内容拆分成不同的模块与组件。每个微课学习视频的时常应控制在3至5分钟之间[2]。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网站,或是将视频资源共享到师生学习群内,由学生自行在课后完成微课视频的观看与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对知识的结构建立初步的了解。此外学生也可以在这一学习进度中,在群内与其他学生或教师分享个人学习心得,交流学习内容。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做实验学习时,教师便可以通过自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实验顺序与实验方法。了解到什么时候做暗处理、什么时候做脱色、什么时候加碘液染色。

(二)课堂合作。教师应按照异组同质原则分配学生,将学生分为3-5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设置一名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同组成员的互相学习。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明确本节课学习方向与目的。之后,通过展示与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得到的进步。此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发问,从而及时地为学生解惑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应注重与鼓励学生的合作引导和问题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的方式,解答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点拨与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捋顺学习思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三)課后拓展。教师要通过课后延伸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课前自学、课中合作所掌握的知识,真正用于生活,从而完成学习能力上的锻炼。教师不妨通过一些与教材内容相似的实验或观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种植一些花朵,并在日常的悉心照料下,观察花朵的长势和变化。进一步了解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生物学习的热情[3]。

综上,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微课在国内的应用还不成熟。虽然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如果缺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必然无法发挥微课教学的价值。利用微课教学方式展开生物教学,我们必然需要针对初中生物新颖、抽象的学习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具学习价值的微课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本位的回归,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充分发挥主动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军.微课以及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152+18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