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融合路径探析

2018-03-25吴晓迪

新一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分析必要性

吴晓迪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传递的方式不断进步以及更新,互联网、电视、手机以及广播等各种信息传播媒介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建立,都极易在各种传播媒介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影响。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使高中历史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还能够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媒介素养,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要性;策略分析

总体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即是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以及应用媒介资源,并使学生能够具备认知以及分辨各种媒介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与学习中分辨出媒介资源是否健康,并运用健康的资源完善自我,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使媒介素养教育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现阶段,媒介素养在我国尚缺乏统一定论,其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也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需要相关教育者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使其不受西方文化的侵犯。在网络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社会中不断涌现出许多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尤其在媒介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在对新媒介给予越来越多重视的同时,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致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使中西方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让学生谨记历史过程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区分两者的的差异性。与此同时,还能够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使其不受西方文化的侵犯,进而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

其次,使高中历史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不单单为了让学生的良好发展,同时也响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兴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恰恰是回应了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介,教育领域也应该对此进行适当调整[1]。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入,不仅能够使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使学生使用健康媒介的权利得到维护。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的大部分教师通常为了学生能够一心一意的学习,而阻止学生接触媒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短时期内有效管理学生的学习,然而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叛逆情绪,进而对媒介产生更大的好奇和兴趣。使用健康媒介是学生的权利,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就能够使学生对健康媒介进行有效的应用,也是对学生使用媒介权利的维护。

二、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建议性策略

(一)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一次改革,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2]。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的调查并研究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际操作时取得良好的成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研究历史教学过程中媒介素养的发展进程与特征,还要借鉴西方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一种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介,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对于媒介而言,其就犹如一把双刃锋利的剑,倘若教师能够良好的运用它,就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倘若教师对其运用不当,就可能成为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并使课堂教学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事先征求学生的看法,并了解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这种教学方式。此外,还需要教师在诸多媒介中筛选出合适的,且适用于历史教学的媒介。比如,网络中关于以历史為题材的纪录片、关于人文历史的资料和一些历史书籍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媒介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而针对一些不切实际的历史剧情、言论等,教师应该进行选择性的拒绝,以免其出现在历史课堂上,扰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和应用媒介

所谓的媒介素养,指的是学生认知各种媒介的能力与过程[3]。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历史教学提升学生正确认识与应用媒介的能力。例如,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决不能捏造事物,歪曲历史的真相。因此,在对学生媒介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绝不能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就在网络中上传各种恶搞图片以及虚假信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媒介公民的身份,进而确保学生在应用媒介的时候,能够传播、创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且具有一定正能力的信息。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越来越离不开传媒媒介。将媒介素养教育巧妙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使其不受西方文化的侵犯,同时使高中历史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更能够使学生使用健康媒介的权利得到维护。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其能够有效的融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涛,张舒予.从抵制到赋权: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J].当代教育科学,2016(05):44-47.

[2]赵蒙成,刘卫琴.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历史、问题与发展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4):16-20.

[3]王召凤.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历史教学融合路径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S1):105-107.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分析必要性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