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普惠金融

2018-03-25冀婷

大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普惠性金融体系可持续性

冀婷

【摘 要】 普惠金融是一种以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为目标,为众多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储蓄、信托、信贷等金融服务和产品,在传统的、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独立发展起来的金融模式。普惠金融就是让金融回归服务业的实质,为企业服务、为居民个人服务——从高高的殿堂走向民众,从金融业自娱自乐走向为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为民众的投资消费服务。普惠金融的理念对我国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体系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业务在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更大限度的发挥网络优势。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作为首个针对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规划》不仅把“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明确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而且要求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并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

2006年,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谨璞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他认为,普惠金融可以以商业可持续性的方式,为各个阶层,特别是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弱势经济群体提供包括信储蓄、信贷、保险和转账等一系列全面的金融服务。普惠性金融的实质包括信贷获得权的公平、金融融资权利和投资权利的公平。普惠性金融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所有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均有机会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以有尊严的、便利的方式,获得一整套优质的金融服务的状态。

普惠金融就是让每一个人在有金融服务需求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有尊严地、以合适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服务的内容不仅限于存款、贷款、支付结算,而且还应该包括保险、投资和财富管理。普惠性金融体系就是要服务于所有阶层的人群,特别是要把以前被忽视的贫困人群、弱势群体、弱势产业纳入金融服务范围内,让他们拥有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平等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每一个有需求的人都是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合法客户”,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

二、普惠金融的特点

“普”也就是说所有阶层和群体,不管是富裕还是贫困人群,只要有金融服务的需求,那么人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去享受金融服务。“惠”这个字主要体现了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内涵。惠字体现了金融服务能够改善贫困、低收入人群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的意义。但是,惠不是单纯的救济与施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普惠性金融体系,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提供者可以兼顾社会目标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目标。只有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供给者才能提供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

通过对普惠金融概念的理解,总结普惠金融有如下特点:

1.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普惠性金融的服务对象特别针对贫困、弱势群体、中小型、微型企业等服务对象。

2.服务范围的全面性:不仅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基本服务,还为其提供汇款、保险、转移支付、咨询服务等。

3.服务的可持续性:为了让所有社会阶层都能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不是单纯地“输血”,将资金转移到贫困人群手中,而是“造血式”,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提供者可以兼顾社会目标和调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目标。只有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供给者才能提供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达到良性循环。

4.服务主体的平等性:每一个有需求的人都应该是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合法客户”,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贫困、弱势群体、中小型、微型企业不应该被歧视。

三、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现实意义

1.普惠金融体系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反思和扬弃。普惠金融有利于在我国形成可持续性、服务全面、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解决贫困人群和小微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各类金融提供者参与普惠性金融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各个阶层的人。普惠性金融体系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的、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有助于形成可持续性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消除贫困,改善教育等问题,更好地推进包容性经济增长。

2.普惠金融是维系金融公平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对国家、社会、还是金融机构本身,普惠金融发展都是一个共赢格局:从国家层面看,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从社会层面看,普惠金融推动了全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更重要的是,普惠性的金融服务能够帮助贫困群体对抗疾病、死亡、失业等收入冲击,并保护他们免受高利贷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银行自身层面看,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有助于减少银行机构对大额存款的依赖,进而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的错配现象,并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31-36.

[2] 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

猜你喜欢

普惠性金融体系可持续性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