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新居·面向未来的建造
——以“李方村”为例
2018-03-25王志远
王志远 杨 磊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正文:
一、彝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及特点
(一)彝族的三色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彝族人逐渐形成了尚黑、尚黄、尚红的三色文化。其中,黑代表大地,黄代表人类,红代表太阳和火。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彝族人以黑为尊,以红为贵,以黄为美。黑、黄、红三种颜色作为彝族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彝族人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彝族服装与其传统手工制作的漆器上多强调这三色。同时,黑、黄、红三种颜色也再现了彝族火、鹰、虎的图腾文化。黑、黄、红三色文化,我们可以效仿蒙徳里安的三原色,把它抽象、解构、分离、融合,形成新的元素与符号应用到彝族新居的建设上。
(二)彝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1.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作为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它也有着一系列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其中,我们的考察地李方村的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人们云集村中广场,围火起舞.狂欢达日,意为敬火神。
火作为彝族的图腾文化,我们在为彝乡新居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火元素。在篝火广场的上,我们可以围绕中央的篝火盆进行标志化的设计。其次,我们在广场四周的墙壁上,可以勾勒出彝族先祖敬火神、传承火的画卷。
2、彝族的民间文化
在李方村地区,彝族基本每家每户都设有火塘,立有锅庄。火塘的作用是:冬天保暖御寒,烟熏腊肉,夏天烟熏瓦板,一年四季不蛀虫,四季能消毒。在文化的传承方面:火塘是一个家庭神圣的地方,是彝族好客的象征,是彝族文化的传承标志。我们在保留这一风俗的同时,还要解决彝族民居内部烟雾缭绕的问题。我想试着用北方炕的原理,重新设计一下火塘的排烟系统。
在彝族人的院落里,家家户户都挂牛角和羊角、问名缘由之后,我才知道挂羊角和牛角是驱鬼,彰显主人尊贵身份。挂羊头、牛头是一是驱邪,镇宅,二是彰显主人生活富足。现代彝族民居的院落里,我们也应当保留这一风俗。
二、彝族特色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一)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创新
彝族的传统的民居,因为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居住经济水平和社会分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四川大、小凉山相比,我们所研究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民居保留得不是很完善。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发现,一些建筑形式都已汉化,变得不伦不类,有点失去本民族特色。现代我国传统民居的改造与设计都是千篇一律,效仿以前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失去特色。因此,我们在彝区的现代化民居设计上,就应该尽可能地保存彝族民居的建筑结构和彩绘装饰图案艺术。
对于现代的彝乡新居,我们可以主打两方面的设计。一方面是现代化彝族新民居的民宿设计,另一方面是传统彝族民居的新材料设计与运用。在现代化彝族新民居的民宿设计上,我们可以侧重在建筑外观彝族元素的应用。建筑外观外立面上,彝族图腾标志的绘画以及斗拱符号化的应用。在这里,斗拱不仅起装饰作用,而且还可以晾晒玉米,成为农村的一大观赏景观。斗拱与斗拱之间形成简易的玉米架子,使建筑与景观之间成为一个过渡的区域。建筑内部,在保留火塘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排烟处理,使火塘区域成为独立的区域,运用炕的原理和榻榻米的形式相结合。墙体内部内放烟筒的的排烟系统,大厅外部以榻榻米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大家可以围绕火塘而坐,不失彝族人好客的风俗习惯。
在传统彝族民居的新材料设计与运用上,我们传承与发展彝族的建筑形式。彝族的传统民居具有“聚族而居、聚险而居、聚山而居”的三大特点。由于彝族人大多住在山区,我们可以效仿传统的彝族建筑,利用山地的高低差,一层用来养牲畜,二层用来住人。建筑外部,双坡青瓦屋顶,三房一院,院落为砖土铺地,墙体粉刷,增加建砖结构侧房,使村落的整体风格偏向古朴质健。内部以现代化的材料与结构呈现,可以适当的降低造价,节约成本。
(二)彝族元素的传承与应用
建筑外部的色彩主要是以黑、红、黄三色为基调。屋顶青瓦,墙体色调以红、黄为主,图腾、斗拱的颜色以黄色为基调。房屋上面的彩绘,我们深入了解彝族文化之后,以牛角、羊角、火、鹰、虎的图腾图案为主,在门窗、斗拱、山墙上进行彩绘设计。这样整体设计会形成统一的色彩基调,与李方村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彝族新乡民居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从彝族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融入现代化的新材料设计,构成当代彝族特色的民居、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