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3-25张志飞
张志飞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2)
稷山县位于汾河下游,运城市北端,辖区南北长47.5 km,东西宽25 km,全县总面积686 km2,当地天然矿泉水、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稷山县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加大,地下水超采情况持续恶化。根据《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报告》和《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8年度)》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情况,稷山县大部分区域位于超采区范围内。
1 水文地质概况
稷山县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北依吕梁山,南靠稷王山,汾河自东向西横贯中部。以汾河为界县境地分南北,川垣对称,岭山对峙,地势南北高,中间低,高差悬殊。全县可分为3个地质单元,分别为剥蚀构造基岩中低山区、剥蚀堆积平原区和侵蚀堆积河谷阶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22.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573.3 mm,多年平均气温12.8℃。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汾河,此外,还有黄华峪、晋家峪、马壁峪和三交河等4条季节性河流,其均为汾河支流。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供水情况
2016年,稷山县供水工程,包括1 669眼地下水开采井、3座小型水库、19座塘坝、3处引水工程以及20余处黄河、汾河提水泵站。其中,水库和塘坝供水量较小,地表水供水量主要依靠黄河、汾河提水量,2016年泵站提水量约占地表水供水量的93%。
2012—2016年,稷山县年均供水总量9 608.4万m3,其中,地下水年均供水量4 579.4万m3,地表水年均供水量5 029万m3。当地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为4 374万m3,年均超采量约为4.7%。从2012—2016年逐年供水量来看,除2014年地下水开采量低于年均可利用量外,其他年份均为地下水超采年份。
2.2 用水结构
2012—2016年稷山县年平均总用水量为9 608.4万m3。按取水用途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3大类,各自年均用水量分别为1 004.2万m3、8 563.2万m3、41万m3,分别占年均总用水量的9.58%、90.07%、0.35%。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公共用水、城镇居民用水和农村居民用水3部分,年均用水量分别为216万m3、386万m3、404万m3,分别占年均总用水量的2.47%、3.93%、4.05%,农村居民用水量在生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生产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和工业用水3部分,年均用水量分别为7 917.4万m3、136.2万m3、509.6万m3,分别占年均总用水量的82.40%、1.42%、5.30%,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生产用水中所占比例最大。
生态用水年均用水量为41万m3,占总用水量的0.43%,所占比例较小。
2.3 用水效率
以2016年为水平年,运城市用水指标作为参照标准,对稷山县各项用水指标进行分析。
2.3.1 综合用水指标
2016年稷山县人均年用水量为292 m3/p,小于运城市人均取水量317.6 m3/p。
2.3.2 生活用水指标
2016年稷山县城镇公共用水指标42 L/P·d,大于运城市城镇公共用水指标40 L/P·d;城镇居民用水指标75.1 L/P·d,小于运城市城镇居民用水指标77.6 L/P·d;农村居民用水指标50.6 L/P·d,大于运城市农村居民用水指标49 L/P·d。
2.3.3 工业用水指标
2016年稷山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1.63 m3/万元,小于运城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05 m3/万元。
2.3.4 农业灌溉用水指标
2016年稷山县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193.3 m3,小于运城市亩均灌溉用水量219.1 m3。
2.4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情况
以2016年为水平年,对稷山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016年稷山县用水总量10 497万m3,未超出运城市划定的稷山县2020年用水总量为12 400万m3的控制指标,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2016年稷山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6.13 m3,比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9%,符合运城市水务局制定的201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的控制目标。
3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对策
3.1 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加快节水灌溉设施建设
稷山县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2.4%,因此加快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是解决地下水超采的当务之急。当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以及微润灌等,但由于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多年来被农户的采用率并不高,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仍然是政府主导模式。合同节水管理的提出打破了这一模式,开创了社会资本进入节水服务领域的新渠道,对发展节水服务行业、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合同节水管理已在云南陆良县恨虎坝灌区进行试点建设,稷山县可借鉴试点经验,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加快节水灌溉设施建设。
3.2 加大其他水源利用量,节约和保护地下水
当前,稷山县地表水开发利用量主要来自黄河、汾河提水泵站供水,约占地表水供水量的93%,而对其他河川径流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可对县域内4条季节性河流的水库和塘坝进行清淤扩容,提高蓄水能力,增大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另外,在允许范围内,加大黄河、汾河水提水量和中水回用量;并严格执行关井压采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3.3 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水源调度配置
随着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的实施,稷山县应尽快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以实现对县域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的动态监测和预报,为水资源优化调度和配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需建立地下水水位预警机制,暂停审批超采区的新增取水项目,对超采区内已建成取水项目,严格实行压采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先使用地表水、外调水以及中水,减少地下水开采,促进采补平衡。
3.4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保障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完善的配套体制机制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第一,要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和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地下水压采、限采和禁采方案。第二,要加大超采区治理工程的财政投入,同时需拓宽融资渠道,借鉴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超采区治理工程。第三,推进水权、水价综合改革,通过水权分配、阶梯水价、节水奖励等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使用量,促进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第四,加强公众宣传引导,建立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增强公众对超采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和危机意识,为地下水压采方案的实施创建有利舆论氛围,保障超采区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稷山县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条件下,严格执行压采方案,促进地下水回升;应借鉴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加快农田节水灌溉设施的改造,有效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加大黄河、汾河提水量,并对其他河流的水库塘坝进行清淤扩容,提高蓄水能力,加大地表水利用量;建立和完善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监测网络,为水资源调度和配制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完善管理、融资、水权、水价等体制机制建设,为治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培养民众对超采区地下水的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为超采区治理方案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