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寨传统民居地域特色与建筑成因★
2018-03-25徐钊夏青郭晶
徐 钊 夏 青 郭 晶
(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滇西南地区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区域,其中傣族和佤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且民居建筑风貌保存较为完好,颇具研究价值。传统民居及由民居建筑所形成的聚落环境,既是当地人民的居住现状,也是地域文化尤其是乡土建筑文化的历史遗存。居住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寨的佤族人民,在适应自然的生存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从而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住居文化。翁丁村寨传统民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应仅停留在翻新改建、易地搬迁、盲目开发的层面,而是应该深入反思,如何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延续其生态、文化、审美的保护价值,创造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
1 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寨自然概况和社会背景
1.1 翁丁村寨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气候特征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土壤,位置、地形、地貌、山林、河流等因素对聚落、乡村乃至城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翁丁村寨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西北部,村内海拔在1 600 m~520 m之间,东边有沧源县境内最高峰窝坎大山,西边有翁黑大山,南边有公旱大山,北边有公劳大山,山地环境特质成为佤族聚落最基本的特征。
翁丁村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湿润区。年降雨量为1 500 mm~3 000 mm,大约60%~90%的雨水降于6月~10月之间。四季没有明显的区分,年平均气温21.5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气候决定了自然环境中水文、土壤、植被等特征,构成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影响着所在地区传统民居千差万别的建筑形式。
1.2 翁丁村寨的社会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
佤族是西南边陲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小黑江流域就可以找到佤族祖先的踪影,现在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人称阿佤山区。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佤族人民实现了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社会经济与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出于一个祖先的若干家庭构成一个家族。佤族家庭人口不多,房屋占地面积不大,只有儿子有权继承父母遗产。
原始宗教是佤族统治者领导族人的工具,它维护着佤族人民的社会稳定,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他们会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祭祀鬼神,同时原始宗教使得佤族人民变得勤劳善良、团结互助、同甘共苦,并拥有很强的道德观念。这种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反映在翁丁村寨,屋檐奇低,前廊隐藏在厚重的屋檐之下,但村寨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偷盗行为,房屋不用防锁装置,每扇门上面只有内闩和外栓,村寨始终处于外紧内松、防外不防内的村民和谐关系。
翁丁村寨的山地丘陵地形及炎热潮湿气候形成了佤族人民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靠山吃山、自给自足是佤族原始部落的真实写照。由于封闭的地理位置、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原始宗教崇尚自然的理念,翁丁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翁丁村寨在没有被人们发现之前相当封闭,山路曲折阻碍,交通极不便利,造成他们与外界交融缓慢,村民几乎与世隔绝。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够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翁丁村寨闭塞的社会环境对村民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翁丁是著名的中国传统保护村落,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整体格局完整,建筑特色浓郁。从类型上来看,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在建筑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干栏式特征,从用材上来看,主要是以竹木结构为主。这种造型独特、自然质朴、价格低廉的传统民居较好的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条件,是地域文化与干栏式建筑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
2.1 翁丁村寨的空间形态特征
空间形态特征是解读传统民居建筑内涵和建筑特色的重要切入点。佤族的祖先们迫于生存的需要而信奉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对翁丁村寨空间布局的影响极大,鬼神在佤族人民心中有着既神秘又崇拜的地位。
翁丁村寨选址在背山朝阳的山坡上,房屋随山势而建,不拘方向,由高而低,整个村寨呈现向心型布局形态,以宗教建筑和祭祀场所为中心,房屋围绕这些场所进行修建。翁丁村寨的中心区域建造佤族的象征建筑——寨心,村民以这个区域为基准来选择自己的房屋。迫于人们内心安全感的驱使,村民在建房时有意识的将祭祀建筑安排在房屋周围,呈现包围状态,像是鬼神在保护着他们一样。古代人们生存条件落后,山间野兽众多,且有时会有外族入侵,因此,房屋呈现磁性般向中心靠拢的形态,这样有利于村民们相互保护和抵抗外来入侵者。另外,翁丁村寨的主要区域是村民住居区域,而外围区域是神林、水池、谷仓、人头桩、墓地组成的聚落区域。
翁丁村寨由干栏式楼房、四壁落地房,及附属建筑的祭祀房、木鼓房、撒拉房、粮仓房、寨门等构成,该体系承载着佤族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民风民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变化。从佤族原生态民居建筑的源头追溯到3000多年前佤族祖先描绘的沧源崖画,充分反映了佤族人民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居住习俗,是中国建筑乃至世界建筑的一大奇观。
2.2 翁丁村寨的宗教祭祀建筑
翁丁村寨里面有许多祭祀建筑,通过研究这些建筑形式,能够了解原始宗教对佤族建筑的影响,以及原始宗教如何体现在传统民居上的建筑成因。包括:1)寨心:位于村寨的中心位置,占据面积比村民居住房屋大,寨心中央是祭台,表达了佤族村民对于鬼神、祖先、图腾的崇拜;2)祭祀房:佤族笃信神灵,寨边林里建盖草木结构或草竹结构的祭祀房,祭供山河之神“梅依吉”;3)神林:神林在村寨的东北部,里面种植了大量的榕树,佤族把榕树视为神树;4)人头桩:人头桩是佤族狩猎头的产物,佤族村民将猎来的人头挂在人头桩上;5)墓地:墓地分为两部分,两边的墓地都位于村寨的西边,一边是正常死亡的人,离村寨较近,另一边是非正常死亡的人,离村寨较远。
2.3 翁丁村寨的民居构筑形式
翁丁村寨位于群山之中,坐落山头,地势崎岖,想要开山建房并不容易,不能像其他民族在广阔的平地上一样建造房屋,山地建房需要开拓和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必须对山地基质进行勘察,选址合适的基质上方进行房屋建造。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佤族的祖先们适应环境、尊重自然、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减少开山建房的难度,让房屋离开地面,以架空的形式创造出与自然生态相互融合的干栏式建筑。佤族干栏式建筑的底层以木柱支承,采用人字形屋顶构架,形成伞状锥体的空间,用茅草(草片)覆盖,屋面檐口较低,几乎与架空晒台平齐。墙上无窗,通过门和屋顶上的老虎窗采光。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架空,用于堆放柴火杂物、饲养牲畜动物。这种干栏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不仅节省了开山建房消耗的精力和物力,还可以防洪防潮,防蚊虫叮咬,防野兽伤人。房屋一侧的晒台是用来休息和劳作的空间,超出屋檐滴水线,较大的晒台分为上下两层,高度相差40 cm左右,这种半开敞的晒台空间大大弥补了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
佤族民居的屋顶是由两坡面再加上两端的圆弧形屋面组成,其特色的屋顶使得佤族民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且能够有效地遮阳、防雨,起到通风散热、冬暖夏凉的效果。屋顶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人字形”歇山式;第二种是锥子形“鸡罩笼”式;第三种则为半方半圆的“孔明帽”式。“鸡罩笼”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四壁落地式建筑,其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罩子,室内空间完全被超大的圆弧形茅草屋顶笼罩着,低矮的屋顶几乎接近地面,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孔明帽”与佤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是佤族干栏式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
翁丁村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极不稳定,地壳运动频繁。根据《佤族干栏式木结构民居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栏式结构的房屋能够满足抗规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3 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寨传统民居的建筑成因
3.1 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古人大都信奉万物有灵,不轻易破坏自然环境,他们会尊重自然,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环境与行为学创始人阿摩斯·拉普卜特在谈到地形地貌对建筑的影响时指出:“村落的形式本身构成地景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翁丁村寨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佤族干栏式建筑成为山地环境的衍生物,佤族人民长久以来,不断地改进房屋结构和建筑形式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关系。
翁丁村寨坐落在亚热带的丛林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清晨的房屋仿佛就是人间仙境般,半隐半露的茅草房,只有当人走到近处才能够看清房屋的结构。佤族民居在尊重自然形态、保护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植被、天然石土、山林竹木等,将村寨建筑与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和在一起,房屋仿佛是森林中自然生长的一样,犹如一幅山水卷画一般和谐美丽,形成典型的融入型山地建筑的构筑形式。
3.2 生态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文化不可能超出现实环境而存在,山地环境决定佤族文化的形成,干栏式建筑完美的体现了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对翁丁村寨传统民居有很大的影响,它寻求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关系,更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古代文献中有“上古皆穴居”“构木为巢”的记载。神话史诗《司岗里》生动的描述了穴居的佤族祖先住在山洞里,至今佤族人民仍然将山洞视为圣地。首先,佤族民居采取依山就势、择地而居、因地制宜,顺应地势的变化,自由灵活的建造房屋,以其空间尺度展示了山地建筑自然生态的营造思想。其次,翁丁村寨无论是住屋,还是祭祀房,传统建筑材料呈现出生态的自然美感,独特构筑形式呈现出别致的民族风格,整个村寨的空间形态伸缩有度,自然与人文和谐融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较好的审美价值。再次,翁丁村寨错落有致的茅草竹木结构建筑群与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相结合,村寨的选址与布局、行为与活动等体现了朴素的生态聚居理念和生态保护意识。由于翁丁生态资源丰富,佤族村民就地取材,采用木头、竹子、茅草、石土等原生态材料,因此,佤族民居中乡土材料的利用与表达,以及所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构造体系及其特殊的建造技艺在乡土建筑类文物遗存中独树一帜。
3.3 宗教信仰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佤族人民信仰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佤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精神支柱。原始宗教与佤族民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建筑形式和室内功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居住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内涵和发展。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使翁丁村寨传统民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原始的佤族民居中,室内功能分区为:主人区域、会客区域、餐厨区域、就寝区域、生水区域、储藏区域、祭祀区域、火塘等。其中,祭祀区域和火塘是直接受原始宗教影响的两个功能分区。房屋设主门、客门、鬼门三道门,主门是主人家庭日常出入的大门;客人的门在房屋的一侧,供客人进出;鬼门与主门相对,逢做鬼才用,通常禁止人们从鬼门进出。
在佤族人民的眼里,一切无法解释的事物都会看做是神秘的东西,他们会把死去的亲人看做是神的化身。供位门口的位置是村民进行祭祀和叫魂的场所。每家每户都会有祭祀区域,逢年过节就会在这个区域里面进行祭祀和祈福的活动,平日里不能随意进出该区域,通常摆放长椅、桌子、茶具等,同时也摆放储存祭祀用物品的箱子。
佤族人民对火的崇拜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火塘的不同用法和村民对于火塘所产生的行为模式,反映了他们对火的崇拜和尊敬。屋内一般有三个火塘,分别是“主火塘”“鬼火塘”“客火塘”。主火塘在房屋的中间位置,是家庭烹饪和供暖的地方;鬼火塘靠近外间,为祭祀所用,人死后棺材停放在里面;客火塘在客房,用于烹饪牲畜饲料。佤族人崇拜火,当村民围绕在家中的火塘时,不同家庭成员拥有明确的座位方向,男主人坐在火塘与内室之间的位置,女主人、儿媳妇位于远离供位方一侧的火塘边,孩子和客人坐在火塘的另外两侧。
3.4 风俗习惯对建造技艺与装饰的影响
习俗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有物质生产习俗,有房屋工匠习俗,有商业贸易习俗,有日常生活习俗等。佤族民居除木构架、木梁柱、木楼梯外,均以竹为材,例如竹篱笆、竹楼板、竹楼楞、竹晒台等,采取榫接、绑扎并用,一般有四排26根木柱,不需要特殊的柱础。其屋顶造型奇特,屋顶两端的竹木在屋脊交叉处呈燕尾形,并用象牙形插销锚固。佤族民居建造方法简单,建造技艺粗放,建造房屋一般在农历八月(佤历十月)之后,七八月份时,先要将建筑材料准备好,按照当地风俗习惯选定吉日,再邀请村寨中的魔巴或寨主来主持仪式,然后要到山林中挑选一棵大树用作房屋的柱子。佤族村民在建房时有互助的习惯,建房吉日全寨人都来帮忙,主人要准备好饭菜,这也体现了佤族人民的团结互助精神。房子一般当日即可建成,入住新房不能隔夜。
佤族人民与牛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翁丁村寨里,原始民居的屋角为一个交叉角,远看像一个葫芦上插了两个小牛角,且有些民居屋角的交叉角上面还进行了二次装饰,又出现两个镂空形式的牛角。佤族民居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图腾崇拜,这种屋顶的小牛角在佤族干栏式建筑上都能见到,是佤族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最具特色的是粮仓房设置粮仓护栏,仓门雕刻牛头,充分体现了佤族原始的审美心理。
在佤族民居的内部装饰方面,原始宗教也影响到了佤族人民的审美观。例如:佤族村民喜欢把自家的牛头骷髅陈列在邻主门一边的墙上,或把牛头骷髅挂在房屋外部的柱子上,作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有把牛骷髅当成装饰品悬挂在自家门口或室内;佤族民居在窗户、门上都有牛角形状的把手作为装饰和使用的功能;在门柱子和框架上,狩猎犬或代表防御行为的其他图像均被雕刻或绘出;在大门房头上,木头被用来雕刻相同的图腾、人物、神像等。
4 结语
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佤族民居具有自然、质朴、粗犷的原始韵味。翁丁村寨的建筑形式与山地住居文化突显出佤族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居结合本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最终形成了佤族民居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形态。因为使用乡土性的材料构造和建造技艺,翁丁村寨传统民居对特殊地形地貌和自然气候特征的适应使其具有地域特色并产生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与其他民居建筑形式一样,翁丁村寨传统民居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翁丁村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与建筑成因,需要对佤族民居演变历程经过全方位系统的认识,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和延展性,地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这对于城镇化进程中滇西南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