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以来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

2018-03-25田佳能沈吉雨顾宇涛马芳财丁一帆朱培武

质量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术性通报标签

田佳能,沈吉雨,顾宇涛,马芳财,丁一帆,朱培武

(中国计量大学,杭州 310018)

作为我国的近邻国家之一,日本与我国长久以来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两国的贸易往来更是日益密切。作为WTO成员,两国发布的WTO/TBT通报对彼此间的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作为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大部分商品都需要依赖进口,但日本对很多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是强制性的,进出口货物入境时须经日本官员检验和判定。同时,日本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名目繁多,包括《日本工业法规》《日本食药法典》《制品安全法》《日本认证制度》等,涉及纺织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农业、食品业等多个行业[1]。

1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状况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与合格评定程序、绿色技术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蓝色贸易壁垒”等[2],日本凭借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他国产品进口设置很多的“门槛”,也使我国在产品出口过程中屡屡碰壁。

1.1 年度发布状况

自2000年以来,日本每年TBT通报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状态(如图1)。以2008年为分水岭,2000年~2008年发布数量波动较大,2008年以后发布数量趋于平稳。2000年,日本发布了49条通报,以此开启了新世纪的“征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创,为应对危机影响和改善本国经济状况,日本出台多条贸易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因此一年内发布的TBT通报的数量高达52条,为2000年以来的峰值;2008年以后,日本每年TBT通报数目保持在30条左右,在数量上趋于稳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发布数量相比之前有所下降,但是通报效力愈加严苛。

图1 日本TBT通报数量曲线图(2000年~2017年)

1.2 主要涵盖行业分析

2000年~2017年日本TBT主要涵盖行业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数量占比前五分别为医疗卫生产业、农业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交通道路及机电产品。所涉产业壁垒数量较多,部分通报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图2 日本TBT通报涵盖行业比例图

1.2.1 医疗卫生产业

由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医疗卫生产业TBT通报占日本TBT通报总量的比例最大,这其中大部分是以日本药典的修改为主。日本厚生劳动省依据日本药事法41款规定对日本药典的修改,对我国药品委托生产影响重大。由于我国国内药品生产产能普遍过剩,使得我国制药企业有大量承接境外药品委托生产的能力,但因生产技术水平与日本标准和法规有异,制药企业对日本药典修改的TBT通报的研究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生产的药品是否符合委托方要求,也决定着是否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2 农业食品产业

由图2可见,日本农业食品产业TBT通报占比较大,占比23.01%。由于日本国内60%以上的农产品依赖于别国进口,因此对进口农产品的管理几乎包括了从添加剂、农药残留,再到标签标志、环保等生产和销售的一系列环节[3]。由于我国农产品具有低成本、高产量的特点,因此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1],这使得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此外,日本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体系非常严格,并且对食品为主的产品扣留体系也较为完善。日本农业TBT通报的不断发布,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增加,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1.2.3 电子信息产业

21世纪以来,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大放异彩,日本的电子品牌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但日本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仍处于上游核心,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日本对于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标准也是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完善和更替,部分国家的信息产品制造商的技术水平与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电子信息行业TBT通报占据了通报中的13.78%,这也是日本作为老牌工业化国家的一大体现。

1.3 采用国际标准状况

日本技术贸易措施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强化贸易技术门槛。以电力工业为例,G/TBT/N/JPN/32、G/TBT/N/JPN/132等通报中明确提出测量方法和标准都采用IEC标准;有关电缆、电线的JIS标准直接与IEC标准接轨[4]。日本在研究国际标准的同时,还提出严于国际标准水平的标准,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其严格程度超过了国际水平,涵盖了目前运用的化学药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通过“一律标准”规定了未涵盖在标准内容中的其他化学药剂最大残留限量不超过0.01mg/kg。

2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特点

2.1 技术性贸易措施着重农产品安全性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极为重视食品安全的国家之一,其管理范围涵盖农产品从种植养殖时农药残留含量的控制、制作加工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再到产品生产时的标签标志以及包装环保要求等一系列环节。除此之外,日本对于食品的进口有着一整套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其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针对食品进口安全问题制定了风险评估体制、风险管理体制、风险交流等手段,并通过其下属部门出具食品安全评估报告,制定相关应急措施并反馈至有关部门,对于潜在食品危险在第一时间予以消除。

2.2 “绿色壁垒”铸就国民安全屏障

日本通过大量农药规则法的修正通报来确保公众健康。例如通报G/TBT/N/JPN/65是农药规则法的部分修正案,目的是为了防止未经注册化学药品的分销,而G/TBT/N/JPN/74修订了化学物质生产的检查、监督等相关法规,以扩展化学管理系统,保护生态环境。这对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的农药含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类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为目的的 “绿色壁垒”为日本国民的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日本利用环境标志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不仅要求产品质量达标,而且产品生产、运输等过程都要有利于环境,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无害[2]。

2.3 质量标签营造公益意识

日本对于消费品的标签标志要求颇为复杂,有的一种产品需要具备数个标志,有的标志覆盖近百种商品,其中只有极少数标志与国际标准完全相一致[4]。而近年来,日本政府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对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制定了质量标签标准,要求产品标签必须要符合质量标签标准。从2000年底到2017年11月初,日本发布的617条TBT通报中,与质量标签相关的有83条,占到日本TBT通报的13.5%,这些质量标签的内容涵盖了食品、纺织品、家电、家具用品等方面。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对涉及各行各业的质量标签陆续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3 对策建议

3.1 健全产品监管体系,完善质量标识制度

我国产品标签制度尚不成熟,相较日本仍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产品添加物、农药残留、标签标志和环保等方面仍有很大欠缺[5]。因此,应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严格向日本监督管理体系靠齐,建立一套有规则、有体系的质量标识制度,加快《中国环境标志与日本生态标签互认协议》的落实。整合我国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中的现有标识制度和要求,形成结构完整且规范的质量标识体系,提高政府监督部门的执法效率。

3.2 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严格实施认证制度

日本JIS认证对产品有着严苛的质量准则、检测方法等,明确认证数量和范围,并要求产品严格接受认证机构的认证维护监督。我国应学习和借鉴日本JIS认证的经验,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信息披露平台,通过产品身份证追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使政府部门和消费者都能及时便捷查询产品信息。信息披露平台将为质量标识违法信息披露提供一个及时且权威的媒介,做到违法企业及产品公开化、透明化,便于消费者更好地做出选择。

3.3 做好信息对接工作,加强中日标准化交流

针对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设立专门TBT通报研究中心,及时对日本采取的TBT通报做出反馈,灵活应对我国产品出口日本的限制,有效降低贸易风险。加强包括企业层面在内的信息对接,及时获取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及早做出预防措施,减少自身的损失。加强对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通报评议、研究解析及应对措施研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规避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所带来的贸易影响。

3.4 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

我国亟需培养一批既知晓国外语言又懂得国际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贸易、标准化工程等专业中以系统化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多层次学习,注重实践环节,形成高质量人才资源库,为政府和对外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中应牢固把握“三要”核心要素:一要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惯例;二要通晓国内外标准化差异;三要熟练掌握国际语言,避免出现交流不畅等问题。

猜你喜欢

技术性通报标签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