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最后的手工匠
2018-03-25殷樱
◎文/殷樱
“叮、叮、叮……”早上10时许,九十多岁的曾运发右手把着锅,左手握着锤,开始了一天的“捶打”工作。在成都市城西的一个小巷子里,每天都能见到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补锅匠。30多年来,他用铁锤一锤锤砸向锅底,坚守着这份快要消失的职业。
“补这样一个锅,少不了一千锤。”曾运发告诉笔者。他手中的铁锤已有30年历史,手把磨得乌黑。旁边是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车上挂满了锅底、锅把及补锅的零部件,曾运发说这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上世纪80年代,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不少。曾运发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从不吆喝,自有熟客打开门,吆喝他上楼。“这全靠手艺和信誉。”曾运发笑着说。那时候他到一个院子里,排起队来找他补锅,一个院坝要补几天,生意好得很。“我以前就是靠补锅,养大了家里一大群孩子。”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家里的铝锅都变成了不锈钢,老人的生意也变得清淡。曾运发的心态很好,他表示,现在还补锅,不是为了赚钱,就求个精神依托,锻炼身体。“现在生活好了,年轻人用坏东西就丢了,老年人舍不得丢,才来找我。”
曾运发的好手艺,在整个巷子都是出了名的。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做活计时很安静很认真,补的锅比新买的用得还久。住在巷子里的胡瑞敏说,她家里的锅都是拿到这里补。“我家里两个小孙子都是听着他的补锅声长大的,他敲打的声音很有节奏,听着舒服。”
曾运发的邻居庞敏说:“老爷子补锅,价格公道,做事认真,他这种靠劳力吃饭的敬业精神很值得年轻人学习。可现在这门手艺没人继承,就快消失了,很可惜。哪家的锅没有一点小补小修的,如果真没有了补锅匠,还真不方便啊。”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补锅匠,还有磨刀匠、剃头匠、爆米花师傅等行当正在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消失,将会成为历史的记忆。
在成都一家名为“最后修笔”的小店铺里,还有一位最后的修笔匠,坚守着祖传的手艺。店铺的主人杨红英已年过50,店铺不大,但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杨红英的宝贝,不管是笔帽、笔尖还是笔杆,杨红英都了如指掌。
店中一个十层抽屉的土漆立柜是杨红英的传家宝,里面装着钢笔配件等大小玩意儿,现如今这“宝贝”与四个玻璃柜并排在一起,一半是眼镜框、镜片等,另一半才是钢笔配件。“转行经营是迫不得已,原来还配过钥匙,但修笔、配笔是祖传。”杨红英说。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吃着这碗‘修笔’饭,现在这碗饭吃不下去了,不是手艺问题,而是修笔配笔确实没赚头,如今的人也不大修笔了。”杨红英说,五六十年代,成都的修笔店摊遍地都是,现在全城都只剩下她这一家了。
“这些年,电脑逐渐普及,单位都是无纸化办公,用笔的人很少了,还别说谁来修钢笔了。”作为本地最后一个修笔匠,杨红英觉得,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人的“门面”,写钢笔字也是人的基本功,大家都用电脑“写字”,终归不是个事情。
“我的年纪大了,家里也没有人继承这手艺,这个店可能不会再开多久。”杨红英说,家里收藏的钢笔有一百多支,各个年代、各种型号都有。“很多都是给孙儿们准备的,不管他们用不用,就给他们留作纪念吧。毕竟,我们家可是祖传修笔的手艺人。”说这话的时候,杨红英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