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与评议

2018-03-24邓通浪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篇文章

邓通浪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作于1927年7月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选入了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基于不同的解读视角和文本解读理论,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学者们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荷塘月色》到底该如何解读,成为执教此篇文章时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洪宗礼编写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去解读:《荷塘月色》此文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处于大革命失败,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其标志性事件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中华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所以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他内心的彷徨、苦闷,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傅书华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发表在《名作欣赏》2002年第4期中的《绝望的孤独与悲凉——重读<荷塘月色>》一文中写道:“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及汲取五四文化资源长大的知识分子,立足于传统文化传统价值大厦崩溃的废墟,心中总有着一种绝望的孤独与悲凉,这些知识分子,总在别人丝毫感受不到痛苦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

高远东承接了傅书华解读的深刻性,在《<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一文中写道:“作品其实呈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美的自然和文化平息内心的爱欲骚动的心理过程,并在化解心理冲突的方式中寄寓作者所谓‘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的道德哲学和‘随顺我生活里每个段落情意猝发的要求,求每个段落的满足的‘刹那主义———一种审美化的人生观。”

以上三种解读从不同层面对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进行了解读,但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脱离文本,即他们并未真正从文本出发,也没有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来解读文本。基于此,笔者试图立足文本,解读《荷塘月色》一文的主旨。

《荷塘月色》一文的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了作者是因为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而这现实世界就是“家”。因此,为了摆脱“家”的苦闷与烦恼,朱自清“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离开了家,来到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下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世界呢?“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然而,这“荷月世界”却不能带来心里永久的宁静。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这“荷月世界”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暂时性的;二是“荷月世界”对心灵自由的有限性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并不能够完全隔绝现实世界的影响,身处“荷月世界”中,随时有可能冒出些许现实世界的影子,“月光是隔了樹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朱自清先生突然惊醒:“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月世界”是暂时的,对心灵自由是有限的、不彻底的。此时,朱自清先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而这正是朱自清内心中的“理想世界”,“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最后,朱自清先生还是回到了“家”,回到了“现实世界”。

《荷塘月色》其实给我们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给人类的心灵带来苦闷、不宁静,人们通常以进入“荷月世界”的方式来疏导,然而“荷月世界”又是暂时的、对心灵的自由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还是得回到“现实世界”。但是,“理想世界”的存在,让人类有了美好的憧憬与追求的动力,也让人类的心灵免于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文章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较真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