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18-03-24何小林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解题小学生

何小林

数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它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小学数学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为了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教师应营造适宜的课堂教学气氛,保持亲切的态度,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情和言谈中放松心情。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进行游戏。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纸片制作出基本的几何图形。这种游戏方式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也缓解了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三根一样长的纸条,分别围成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思考在同等周长中,哪个形状的面积最大。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在同等周长的情况下,圆形面积最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数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形成技能,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现实化、常识化,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比例和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测量教室面积,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介绍自己的教室。为了做到差异化教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测量家里每个房间的面积,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介绍自己的家,再根据房间的面积计算需要多少块地砖、多少平方米的地砖。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

三、教给小学生思考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在练习中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是小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转换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比较常见,学会转换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重要作用。数学中的转换思想是指将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巧妙地转换成另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中的保守性和限制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如小学生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在求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就可以利用所学长方形的公式进行推导与延伸。教师通过讲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可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两者间能否互相转化。学生可以“割补”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再依据公式进行面积运算,自主总结运算方式。这种方法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让学生通过努力认识到了事物的原理,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共享,使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思维。小学生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开放和共享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同学合作共享、与教师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小学生热爱数学、热爱学习,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领悟数学的魅力。

如在讲解“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简便运算运用到问题解决策略中去,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共享。如笔者设置了一道题目:家长与学生一同去公园进行参观,门票价格分别为成人票100元,学生票50元,5人以上团购票每张80元,两名成人带一名学生售票为每张90元。现有家长56名、学生28名,如何搭配买票才最省钱?笔者引导小组讨论怎么配置家长与学生搭配购买团体票,多少人购买单票等问题。通过思考与分析,实际演练,学生们得出了正确结论。

数学不是抽象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它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在课堂中合作共享,使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毛园小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解题小学生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两只想打架的熊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我是小学生
解题勿忘我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