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导入新课
2018-03-24钟焕光
钟焕光
摘要: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环节尤为关键。因此,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导入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句话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学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再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抽象而严谨的特性,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环节尤为关键。导入犹如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的作用。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与干扰。可见,只要学生对教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持续、专心地钻研,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1.导入内容不够严谨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一味地追求趣味性,忽略了导入内容的严谨性,导致导入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在新课的伊始,这样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就很容易转移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学习新课。
2.导入时间把握不当
小学大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南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一节课的重点在于新课知识的讲授,所以应该在这部分多花些时间,而新课的导入可有可无,花费大约5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进行导入就可以了。这样草草了事,只能大大降低新课导入的效率。
3.导入方式较为单一
现在在导入新课环节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千篇一律的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进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式真的适合每一节数学课吗?这样的新课导入真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的导入方式只会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枯燥、更乏味。
4.导入过程以教师为主
在传统灌输式新课导入方法中,学生往往被教师忽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能成为默默观看的观众。这样没有师生互动的导入,也就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教学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导入新课的措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成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的关键一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导入新课:
1.导入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导入所举的例子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导入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精华。然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由于不重视新课导入,使得新课导入時间过少,导入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新课的导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延长导入时间,这样导入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3.导入方法要丰富
使用单一的复习导入法对小学数学新课进行导入,只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枯燥、乏味。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会出示几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运算法则完成题目。接着,笔者又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顺利地导入了新课的知识。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新课导入的方法。下面,笔者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1)利用类比导入
物理学家开普勒说:“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利用类比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出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情境导入
在新课的导入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投其所好,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也可以创设故事情境。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饼——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时,笔者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创设了一个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刚好有村民送给他们5块烧饼。猪八戒拿过烧饼,打算分给大家,不过5块烧饼怎么平均分给4个人呢?这可把猪八戒难住了。”这时,笔者趁机问学生:“聪明的你能帮助猪八戒解决这个难题吗?”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置悬念导入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只要抓住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时,笔者先随意出示一个数,如“628”,然后问学生它是否为3的倍数。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它不是3的倍数。笔者再让学生随意出示一个数,并快速回答出这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学生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老师能迅速地知道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有了疑惑,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笔者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了新课课题,顺利完成了新课的导入。
三、结语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好数学课程非常重要。数学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新课的导入技能与艺术水平,有效导入新课,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让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掌握,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由于新课导入环节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并设计好新课导入环节。
参考文献:
[1]郝洪宝.如何有效导入初中数学新课[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10).
[2]琚莉,焦科研.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技巧与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2,(12).
[3]林妹仔.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教学导入设计[J].学周刊,2011,(10).
本文系广东省小学数学新授课导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DXKT11315。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