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公交客运量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8-03-24孙清涛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公交客运量济南市

孙清涛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济南 250013)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公交)是济南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近年来,与国内许多城市公交企业一样,济南公交面临着公交客运量不断下降的问题。2013年至2017年,济南公交客运量由8.29亿人次下降为7.26亿人次,年均下降幅度达到3.26%。

1 济南公交客运量下降原因分析

济南公交客运量下降的原因,可归纳为绝对原因和相对原因两个方面:绝对原因指的是由于城市人口出行总量的减少而形成的公交客运量下降;相对原因指的是由于城市人口选择其它出行工具代替公交出行而形成的公交客运量下降。

1.1 济南公交客运量下降的绝对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公交客运量下降的绝对原因主要为网络购物造成的出行次数减少。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崛起,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一种习惯。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济南市物流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研究报告》中对济南市快递数量的历史统计,2013年至2017年济南市快递业务量从2013年的7718.3万件增长到2017年的3.02亿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0.66%[1]。高增速的网络购物数量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比较显著的一点就是人们因习惯于网络购物而减少了外出购物的出行次数。笔者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等相关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算。假设一件快递代表了一人次的出行,以济南市2017年快递业务数量30216.61万件为例,以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确定的网购替代率78%[2]以及济南市规划局发布的2013年《济南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确定的公交全方式出行分担率18.4%[3]为参数进行测算,2017年因网购带来的公交出行减少数量约为4300万人次。

1.2 济南公交客运量下降的相对原因

(1)因道路整修、票制调整、运营速度等因素造成的公交替代出行数量增加。由于城市道路整修带来的公交线路调整、城市道路拥堵带来的公交乘坐时间延长以及线路票制票价调整带来的公交价格优势弱化等情况的出现,使得部分城市居民在出行时放弃了公共交通,转而选择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步行和其它出行方式,由此造成了公交客运量的持续下滑。机动化出行方面,根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济南市民用机动车数量已由2013年底的141.9万辆增长到2017年底的206.5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3%[4]。由于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在民用机动车数量中占比超过60%,因此机动车的增长率水平基本反映了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的年均增长率水平。而随着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高保有量的形成,其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和公共交通的替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非机动化出行工具方面,2013年《济南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公布的出行方式结构数据显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占30.6%,超过私人小汽车的15.5%,也超过了公交车的18.4%[3]。通过对街道上电动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的出行数量比较可以发现,从2013年至2017年,济南市的电动自行车出行数量已增长到与普通自行车持平甚至超出的状态。电动自行车出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对城市交通的安全造成了影响,也是造成公交客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因共享出行工具出现带来的公交替代出行数量增加。近年来,由于共享经济的兴起,出现了以方便出行、节约资源为目的的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价格与城市公交票价接近,且在短途出行上比城市公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使用共享单车的出行数量迅速扩大。自2017年1月25日摩拜单车进入济南开始,到2018年1月哈罗单车和ofo单车正式亮相,近1年时间济南市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截止到2018年3月,相关企业承认投入的单车数量总数已经超过4万辆。根据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年山东省共享单车出行报告》,在这近1年时间里,济南市共有0.7亿多人次选择了骑行共享单车出行,相当于1300万次的公交出行[5]。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摩拜单车这1300万次的公交替代出行次数并不应全部计入原有的济南市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公交替代出行次数中,反而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推动了这部分公交替代出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上述对公交客运量下降相对原因的论述,主要针对的是笔者认为可能长远存在的、对比城市公交有一定替代优势的出行方式而进行的影响分析。其它诸如网约车(定制公交)推广期的优惠、拼车、步行等出行方式,由于推广时间短、市场规模小以及比较劣势明显等原因,对于公交客运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此未进行详细研究。

2 公交客运量下降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比较优势,增强用户粘度

(1)实施公交线网优化,不断满足乘客对于公交出行的便捷性需求。公交企业应建立起整体和局部优化相结合、优化触发机制明确、优化步骤清晰的公交线网优化办法。局部优化方面,根据城市客流的短期变化情况,按程序调整公交线网局部环节,及时响应城市客流节点的出现,完成客流的快速疏导,提升市民对于公交便捷、快速的服务体验;整体优化方面,根据城市规划和客流变化的长期规律,结合具体的客流调查,编制线网整体优化方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重点解决制约更多人群出行的难点问题[6]。通过线网整体优化,显著降低公交线网重复系数,将节省下的运力资源用于开拓更多的公交服务空白区域,引导更多的市民出行进入公交运行体系中。

(2)优化公交票制票价,强化公交的价格优势。结合城市公交线网的设置,申请实施公交票制票价优化。根据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和习惯,改变目前国内大部分公交执行的单一票制的票制票价体系,力推根据乘坐距离收费的分段计费式公交票制。乘客按照不同乘坐距离缴纳不同的乘车费用,更为公平合理,符合市民的计费观念。同时分段计费票制能够强化城市公交在短途出行上的价格优势,增强公交出行对于这部分乘客的吸引力。

(3)以综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以公交手机应用软件为媒介,提升市民的公交乘坐感受。通过对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和语音交互系统的综合应用,借助公交手机应用软件,实现对于城市居民特别是其中年轻群体的公交出行定制化服务。结合出行起止点和道路拥堵预报,合理规划他们的出行线路,及时给予线路车辆的到站提示,乘车过程中适时给予到站时间和下车提示,全面提升公交乘客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进而增强城市公交出行的用户粘度。

2.2 通过与商企合作,利用车载媒体广告激发乘客出行需求

积极面对目前网络消费数量增长、市民出行减少的状况,公交企业应进一步开拓与商业企业特别是与亲身体验式消费类型商业企业的合作形式。充分挖掘公交车载媒体的广告效应,通过车载媒体与公交站点的位置关联,实时对餐饮、养生、服装、家具、亲子休闲等商业企业近期的消费热点进行播报,吸引公交乘客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消费和出行需求。在促进与公交合作的商业企业人流和盈利增加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公交客流的增加。

2.3坚持公交定位,依托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推动自身更好的发展。从公交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既希望能够获得城市交通出行的更大份额,也期望城市交通出行的总额能够进一步增长。这两个方面的诉求也对应了推动公交客运量提升的相对和绝对两方面影响因素。绝对影响因素方面,依存于政府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定位和有力推动。随着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城市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实体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兴盛,城市交通客流量必将显著提升,由此也将同时推动公交客流量的快速增长;相对影响因素方面,公交企业应推动地方政府明确公共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定位,并从节能减排、疏通交通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考虑,出台限制私人小汽车出行以及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城市公交出行。

猜你喜欢

城市公交客运量济南市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8年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2018年北京市城际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201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城市公交客车弯道行驶油耗优化方法
一种城市公交网络效率评价模型
杨传堂主持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工作
R218普利司通城市公交专用轮胎新品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