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2018-03-24

山西建筑 2018年20期
关键词:校企工程施工教材

朱 凤 君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深入人心,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这些举措,大大加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建筑领域的科技进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地基基础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结合我国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根据教育部改革的精神及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开发教材。

1 现状分析

教材建设,一方面内容总不能跳脱出“学科”体系壁垒,从而不能真实、及时的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效。从课程体系来看,旧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完整,衔接紧密,符合传统课程教学体系要求,如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来进行分析,传统的学科体系表现出单项技能的知识点较多,包括:1)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分类;2)土的应力及变形;3)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4)土压力与土坡稳定;5)浅基础设计;6)桩基础设计;7)工程地质勘察;8)土方工程施工;9)基坑工程;10)地基处理等内容。但课程间知识点联系不足,缺乏系统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属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课,专业必修课。主要针对施工员、质量员等岗位开设,主要培养学生在施工员、质量员工作岗位的施工指导、质量检查与验收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施工现场人、材、机组织和管理能力。那么从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考虑,总发现后劲不足现象。另一方面,目前的教材多为“学院派”教师编写,没有真正的企业人员参与,教材无法更好地体现新技术、新工艺。

2 校企合作教材开发意义

结合我院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现有的教材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困惑。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在我们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急需具有现代职教理念的课程设计以及相应的教材开发来促进整个教育理念的科学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再上新台阶,专业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也才能使学生更能够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课程建设始终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相关材料,永远用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知识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教授学生。校企合作这种方式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真正达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一线实现“零距离”对接。

3 校企合作教材开发设计思路

依据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校企合作教材开发设计思路如下:调研咨询(同类院校、相关企业调研及专家咨询)→课程设计(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为例)→教材目录组织选取内容案例→编写初稿→应用于教学实践→三方反馈(教师、实习企业、学生)→修订完成最终定稿→实施效果分析评价→规划教材出版。

3.1 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整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依托企业深度校企合作,才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度进行同类院校、相关企业调研及专家咨询,其次综合分析调查调研结果和专家建议和意见,并引入企业一线人员深入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教材,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打破传统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材内容、结构,依据建筑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完成施工企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对应的任务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课程设计。

3.2 企业一线人员真正参与教材编写

高职专业系列教材开发需由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学校一线教师合作共同完成。高职高专教材要求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能够反映生产的实际技术水平。高职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需共同研究、确定教材内容,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去搜集资料、执笔写作,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与企业技术专家进行探讨,编写定稿应由企业专家审定。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材理论、实际相结合,也能反映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避免了闭门造车、照搬照抄等问题出现。

3.3 项目化教学情境创设

通过深入调研,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为主线,遵循“先提出学习任务,针对该任务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最后对学习任务提出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的思路设计编写,构建了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土方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浅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六个教学情境。以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案例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正正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一线实现“零距离”对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遵循“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和能力目标贯穿于工作任务的执行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学项目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理实结合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性。

4 校企合作教材开发成效分析

1)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有力的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一致性,也实现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2)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加深了高校教师与一线施工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3)从学生走出校门适应工作岗位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使建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真正参与到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中来,也很好的融入了他们的建筑企业文化,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任务,对于培养的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研究、职业素质提高等方面有很大的好处。

猜你喜欢

校企工程施工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