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微血管密度及基底膜层粘连蛋白相关性分析
2018-03-24贺学勤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贺学勤(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比较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其病理上属于良性,但临床上有破坏周围骨质,切除后易复发及恶变倾向,据有关文献报导其恶变率为6%~13%,多数为鳞状细胞癌,也可恶变为腺癌[1]。手术后肿瘤复发与手术术式及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2]。肿瘤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恶变、生长及转移等方面至关重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而目前认为微血管密度(microvasular density,MVD)是判断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CD34分子是一种阶段特异性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一种可靠的内皮细胞标记物,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D34抗体是检验微血管构筑的较好的方法,有较强的可重复性[3]。基底膜层粘连白(Laminin,LN)是一种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对维持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完整结构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LN在介导肿瘤细胞的浸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介于NIP的易恶变易复发的特殊性,寻找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病、恶变的中的作用,找到能判定其增生活性的客观定量指标,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临床上能够有效防治该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年我经病例证实的NIP标本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为51.9岁,肿瘤分期:按Krouse肿瘤分期法:1期 8例,2期10 例,3期 7例,4期 5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切除的下鼻甲组织1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为27.4岁。
1.2方法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阴性对照采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其它步骤不变。
1.3染色结果判定LN:以基底膜染为棕黄色为阳性信号。基底膜呈连续、完整、均匀的线状结构为(+++),为阳性表达;呈不连续、粗细不均匀分布或波浪状、枝丫状、条索状或小灶区间段位(++),呈明显间断、区域缺失为(+),呈大部分缺失或碎片状或完全缺失为(-),以上均为阴性表达。CD34:血管内皮被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先在低倍镜下寻找瘤内微血管密集区,然后在200倍视野下计数5个不同视野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 SPSS 14.0 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阳性表达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阳性细胞数比较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VD在NIP和下鼻甲中的表达在阴性对照中CD34抗原未见表达,CD34阳性表达呈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状,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在NIP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尤以瘤团周围近基底膜的间质内及炎性细胞浸润的部位显著,血管管腔多层圆形、椭圆形,有少量扭曲变形、分叉呈分支状(如图1a)。在下鼻甲散在表达于黏膜固有层血管,血管管腔多呈圆形、椭圆形(如图1b)。MVD在NIP、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2.64±7.43,25.48±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LN在NIP和下鼻甲中的表达LN在阳性结果为深棕色,在NIP主要分布于瘤体周围的基底膜中及血管周围基底膜,血管全层均可见呈规则的强阳性反应(+++),而瘤体周围的基底膜多表现为不完整,可变薄、断裂呈小灶区缺失(图2a)。LN在下鼻甲的基底膜中均表现为线样连续、均匀完整结构(如图2b)。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图2 LN在在组织中的表达 (S-P法,×200) a.鼻内翻性乳头状瘤;b.下鼻甲
2.3MVD的表达和LN在NIP临床各期中的分布MVD的计数和LN的表达在肿瘤临床分期(T1、T2、T3、T4)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随着病程进展其值呈上升趋势。见表1、表2。
表1 NIP组临床各期MVD计数的比较
表2 NIP组临床各期LN表达的比较
3 讨论
NIP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高复发性、破坏性生长方式及易恶性变为其临床特征,因而有人认为NIP当属一种临界性肿瘤。
CD34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肿瘤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组织得以生存并赖于迅速生长和远距离转移的必要条件,新生血管网络系统可为肿瘤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保证肿瘤快速增殖,血管增生的程度反映了肿瘤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5],目前认为,早期肿瘤新生血管密度的增加预示肿瘤可能进入一个快速增长、加速侵袭和恶变潜能增加的时期。因此,高MVD的肿瘤,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侵袭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CD34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随临床分期的增高,MVD的数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肿瘤血管有表现为不规则形,有扭曲分叉等现象。因此早期了解肿瘤新生血管的密集程度可帮助我们预知肿瘤恶变或复发的危险度,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MVD有助于判断NIP复发的危险及预后。
LN是基底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基底膜的层粘连蛋白的缺失程度与肿瘤的局部侵袭转移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肿瘤组织中基底膜的分布状况有助于估价其浸润生长趋势,判断其恶性程度[6]。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正常下甲组织中的LN均表现为完整均匀一致,而在NIP中我们发现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LN的阳性表达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临床四期中多表现为部分小灶区的缺失,这与临床中肿瘤发生恶变相符合,同时也说明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肿瘤的破坏程度及恶变概率在逐渐增加,这与Artese等研究表明LN和肿瘤临床分期有关相符合。
血管形成固然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但这一过程中肿瘤与宿主血管的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肿瘤细胞表面的具有高度亲和力的LN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LN作为基底膜的主要成份之一,在肿瘤血管生成早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与其形态学结构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基底膜上的LN连接紧密,一些体外实验认为,层粘连蛋白A链上的SIKVAV肽段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密切。Grant等[7]建立了体外模型系统,并认为层粘连蛋白上的SIKVAV肽段是具有新的血管生成活性的,并能促进肿瘤的血管化和肿瘤的生长。本实验中未能证明两因子之间有相关性。可能与各组例数偏少有关。
肿瘤的恶变、转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一个复杂过程,血管形成使肿瘤得以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持续性生长,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并且再次传出循环系统,入侵新的器官,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形成转移灶,在此过程中,细胞与基底膜的相互作用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由于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就有活跃的血管生成[8~12],因而在癌前病变活检中可应用MVD检测作为判断癌前病变恶变倾向的评价指标之一[13~15]。
介于NIP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同时行术后长期甚至终身随访,我们研究目的在于为NIP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即在手术之后通过有效的抗血管生成和抑制LN降解疗法控制或逆转癌前病变的恶变、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1] Von Buchwald C,Bradley PJ,Risks of maliganancy in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y,2007,15(2):95-98.
[2] Busquets JM,Hwang PH.Endoscopic resection of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a meta-analysis [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3):476-482.
[3] 陈勇,刘巍.恶性肿瘤微血管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预防杂志,2007,14(11):124-125.
[4] Vitolo D,CiocciL,Deriu G,et al.Lamininalpha2 Chain-positive Vessels and Epidemal Growth Factor in Lung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A Model of a Novel Cooperative Role of Laminin-2 and Epidemal Growth Factor in Vessel Neoplastic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J].Am J Pathol,2006,168(3):991-1003.
[5] CanogluA,GogusC,BedukY,et al.Microvesseldensityasa prognosticmar kerin bladder carcinoma:correlation with tumor grade,stageand prognosis [J].Int Urol Nephrol,2004,36(3):401-405.
[6] Lohi J,Oivula J,Kivilaakso E,et al,Basement membrane laminin-5 is deposited in colorectal adenomas and serves as a ligand for alpha3 betal integrin l[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y,2000,108(3):161-172.
[7] 徐刚,熊焰,李科.甲状腺乳头状腺癌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1(2):76-78.
[8] Shpitz B,Gochberg S,Neufeld D.et al.Angiogenics witch in earliest stage sofhuman colonic tumorigenesis [J].Anticancer Res,2003,23(6):5153-5157.
[9] Andrea C,Massimo F,Pietro P,et al.A case of 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cytology[J].Diagn Cytopathol,2017,45(4):320-321.
[10]Yildirim V,Pausch NC,Halama D,et al.Is radical surgery of an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 obsolete a case report[J].Med Case Rep,2016,10(1):341.
[11]Yang BT,Wang YZ,Sun FR,et al.Ossifying inverted papilloma and ossifying polyp of the sinonasal tract:comparison of CT and MRI features[J].Clin Radiol,2017,72(1):84-90.
[12]Fang G,Lou H,Yu W,et al.Prediction of the originating site of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by 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mputed tomography[J]Int Forum Allergy Rhinol,2016,6(12):1221-1228.
[13]Khandekar S,Dive A,Mishra R,et al.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A case report and mini review of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J].Oral Maxillofac Pathol,2015,19(3):405.
[14]Akkari M,Lassave J,Mura T,et al.Atypical presentations of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urgical management and influence on the recurrence rate[J].Rhinol Allergy,2016,30(2):149-154.
[15]Ryan N,Gillette S,Bailey S,et al.Removal of inverted papilloma from the frontal recess:how we do it[J].Clin Otolaryngol,2016,41(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