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礼堂前的月光
2018-03-24楚些
楚些
楚些
河南开封铁塔脚下的河南大学曾多次入选“全国最美校园”,获得如此美誉的原因不仅在于四四方方的校园内绿树与湖水掩映,老城墙与铁塔的拱卫,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这一建筑群中,大礼堂无疑居于翘首位置。它建成于193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殿式结构,分上下两层,采用先进的内部排水管道,即使遇到雨天,大礼堂前也滴水不漏。入口外立面两侧各设置4组8根爱奥尼式巨柱,建筑主体是重檐歇山式多重屋顶组合,屋顶覆以清灰筒板瓦,各脊端有脊兽,门厅雕梁画柱,檐下垂花柱、雀替、挂落均作透雕彩绘,龙头、狮子、凤鸟等图案栩栩如生,堪称中西艺术巧妙结合的典范。
自打落成后,大礼堂目送过无数学子的身影,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二十年前是学生,二十年后身份则转换为教员。记得我入学就读的时间,还是河南大学在海外的声誉依然处于高位的时候,吸引了不少来自欧美和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就住在校内,在斋房南边一个叫“留学生楼”的地方。其中有个叫茨仁致衣的日本青年,出身于日本某县一个农民的家庭,不知何故,竟然和我搭上了界。那时,每逢周六晚,我就会带他到大礼堂去看电影,有时也会在校园内漫步。他的中文说得结结巴巴,倒也能够达意,其间,他向我讲述了许多耸人听闻的事件,比如南大门附近小面馆内发生的枪击故事,有人中枪倒地身亡;比如留学生男女间的滥交桥段;还有就是斋房里有鬼魂出没。当时的我,世界观尚未完成,尚对之将信将疑。今天想来,唯有抿嘴而笑,估计其所讲内容皆为胡扯。距离留学生楼不到三百米,就是历史文化学院所在的七号楼,而七号楼的地下室,即为日本侵华期间华中司令部兼指挥部所在。这段史实,茨仁致衣从未和我谈起。
十年前的某一天,我在天涯社区闲逛,见到一篇文章中包含有河南大学礼堂的信息,便立刻点击进入阅读。这篇文章的作者现居上海,别说与河南大学,就是与河南也没有什么交集。他第一次来开封旅游,事前做了点功课,听说河南大学礼堂恢弘、巍峨,便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于是,在夜深时节,他只身来到礼堂前,端坐于方场前的台阶上,对面恰是笔直的甬道,头上则有郎朗明月高悬。他因此颇为感怀,说这是他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尽管这篇文章的其他细节我大多忘记了,但这句话令我尤难忘怀!
有了微信群之后,我曾将这个小故事加以改编,然后发送到大学同学群里面,殊不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大家的喟叹声此起彼伏。
再后来,在新生的课堂上,我数次拿出这个小故事,向着台下年方二八的孩子们倾倒。我告诉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在中秋之夜前后几天,乘着月光,坐在礼堂前的台阶上,听听甬道两边树叶的婆娑声,再抬头看看朗朗的月光,那么,美妙的时刻就会固定下来,长驻在我们的身体里。但完成这个事情需要一个条件,即必须是一个人。
为什么是一个人?我在现场没有给出解释,但我心里有盘算,如同老庄所讲的有机械者必有机心一般,身边有人则必有牵挂,那么,美好就容易嵌入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