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悉尼歌剧院那一组等待启航的风帆

2018-03-24彭泽琴彭媛

城市地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歌剧院

彭泽琴 彭媛

白天,悉尼歌剧院透着高贵与圣洁,阳光照耀下的屋顶白得没有一丝瑕疵,就像一组等待启航的风帆;傍晚,夕阳给屋顶镀上一层金黄,这时的歌剧院更像是散落海边等待有缘人捡拾的贝壳;夜幕降临之后,流光溢彩的屋顶投影表演,与沿岸的万家灯火一起倒映在微波荡漾的海面,揉碎了漫天的星光,也渲染了多彩的时光……

左右页图: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海边的悉尼歌剧院显得愈发夺目,每天都有无数的建筑爱好者在它面前驻足,感叹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的奇特造型。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区北部海岸线上的贝尼朗角。从建成之日起,这座整体占地1.84公顷的庞大建筑便跻身20世纪全球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成为悉尼市最耀眼的城市地标,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尤其对游览澳大利亚的国外游客来说,没去过悉尼,就等于没去过澳大利亚,而到了悉尼不去参观歌剧院,也相当于是“入宝山而空手回”。由此可见,悉尼歌剧院是悉尼和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文化殿堂。

最初的坎坷与辉煌

与欧洲那些历史悠久的著名歌剧院相比,悉尼歌剧院还显得很年轻——从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那一年算起,它甚至还没度过它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50年,但论名气,它却远远超过了前辈们。

上世纪中叶,没有歌剧院的悉尼被认为是音乐艺术的蛮荒之地。为了建立固定的歌剧表演团体和歌剧院,一大批有志之士积极奔走,四处游说,最终得到悉尼市政府的支持和拨款,决定在市区北部海岸线上建设歌剧院。从1955年起,悉尼市政府向全球公开征集歌剧院的设计作品,一年内接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00多件设计作品。年仅37岁的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凭着从小在海滨渔村生活的经历,迸发出灵感,因此其独特的设计方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1959年3月,悉尼歌剧院正式奠基破土。

然而,歌剧院的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设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建造巨大的壳形屋顶。承建歌剧院的工程公司找不到一个处理这些“壳”的合理方法。因为组成屋顶的数个“壳”大小、弧度、结构并不一致,这就要求使用不同的模具,从而导致造价高昂。如果采用原地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来建造,所需费用在当时看来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在找到最后的解决方案之前,设计队伍反复尝试了12种不同的建造“壳”的方法,最后决定使用一个模具,浇注不同长度的圆拱,然后将若干有着相似长度的圆拱并列摆放,形成一个圆形的剖面,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由2194块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绳拉紧拼成的壳形屋顶。

1973年,历时14年建造、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悉尼歌剧院终于宣布竣工。它的初次亮相,便惊艳了整个世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主持了歌剧院的落成典礼,澳大利亚指挥家唐斯挥棒指挥了歌剧院的首场演出——苏联作曲家普洛克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遗憾的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恩·乌松没能看到这一幕。因为资金严重超过预算,而且他与新组建的市政府失和,这位注定会扬名后世的设计师于1966年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

左右页图:悉尼歌剧院的壳形屋顶是用人字纹路的瓷砖拼接而成的,具有自洁功能,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简直是澳大利亚最亮的星。

歌声扬帆启航的地方

悉尼歌剧院建成之后,悉尼便结束了没有自己的歌剧院的历史。除了演出歌剧,这里还能承担交响乐、合唱音乐会、芭蕾舞的演出,一些大型会议、讲座或演讲也常在这里举行。这里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灵魂。无论是清晨、午后、黄昏还是夜晚,也无论是徒步缓行还是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都能向人展示出360度无死角的迷人风采。从远处看,竖起的壳形屋顶就像一组刚刚扬起的风帆,载着悉尼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色的太平洋;从近处看,它又仿佛是散落海岸的美丽贝壳,等待懂它的人前去拾取。

3组巨大的壳形屋顶之下,是悉尼歌剧院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厅、歌剧厅和餐厅,它们都建造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最大的一组壳形屋顶靠西,四对“壳”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在东侧与它大致平行、形制相同而规模较小的一组壳形屋顶下则是歌剧厅;第三组位于西南方,规模更小,由两对相背而立的壳片组成,里面是贝尼朗餐厅。另外,还有话剧厅、电影厅、陈列厅、接待厅、化妆室、图书室、展览室、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900余间厅室,分布在音乐厅和歌剧厅的下层。

毫无疑问,巨大的壳形屋顶是悉尼歌剧院外观最大的看点。混凝土浇注的壳型屋顶上,覆盖着105万块白色与米黄色相间的瓷砖。不全部使用白色,是因为全白的屋顶在强烈的阳光下会显得非常刺眼。混上米黄色,给人的视觉感受便柔和许多。有意思的是,悉尼歌剧院贝壳形的屋顶结构和瓷砖表面光滑的特性,使它几乎不需要专门清洗,太平洋的海风和自然的雨水就可以保持屋顶的清洁。

余音绕梁的艺术殿堂

作为一座正当年华的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如果遇到某个大厅正在使用,对游人而言,或许就失去了一睹其真容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观赏一次近距离的艺术饕餮盛宴——如果你愿意买票观看的话。

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厅拥有2679个座位,是整座歌剧院最大的大厅。大厅的墙面全部铺装澳大利亚本土出产的白桦树木板,用以吸收多余的回音,以达到更佳的听觉效果。这座大厅里,最吸引眼球的是管风琴。这架管风琴一共有10500根风管,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

左右页图:让人惊叹的是悉尼歌剧院的大厅没有音响,全靠内部建筑细节,就把乐器的原声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暖色调的灯光下,整个音乐厅显得典雅端庄,金碧辉煌。

歌剧厅较音乐厅更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为了避免演出时墙壁反光,歌剧厅的墙面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则与音乐厅一样,使用本地出产的白桦树木板,以期达到最好的声响效果。面积达440平方米的舞台上,有两幅从法国漂洋过海而来的毛料幕布。一幅图案由红、黄、粉三色构成,如日出时的霞光普照大地,称“日幕”;另一幅则用深蓝、绿色、棕色组成,如一弯新月高挂云端,称“夜幕”。

其实,悉尼歌剧院巨大的壳形屋顶,本身也是一座舞台。日落时分,暮色四合,一场盛大的投影表演便在壳型的投影“幕布”上闪耀起来。海风微拂,海浪轻拍,和着漫天星光,万家灯火,这满眼的流光溢彩,或许就是属于悉尼歌剧院最美、最醇的梦境。

猜你喜欢

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歌剧院
一座史诗级音乐厅的前世今生
武汉一音乐厅用激光笔照射提醒不文明观众:规范观赏礼仪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镜”中跑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汉堡音乐厅漏水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悉尼歌剧院
天籁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