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8-03-23宋亚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宋亚伟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积淀的文化精髓,它是时代的象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渗透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自己的文化素养更上一个层次。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一、在教材研习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

教师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挖掘课本内容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文化思想,寻找传统文化因素,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达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传统文化因素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一些古文、诗歌、词、曲等的内容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的明白教材内容蕴含的知识;在学习现代文化知识时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挖掘出里面蕴含的传统文化,将教材内容里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内容传达给学生。教师挖掘出传统文化知识后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品味,将文章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例如在教授《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文章中有一小段描写了众人的座次,即项羽和项伯是向东坐,范增向南坐,刘邦向北坐,张良向西坐。大部分的语文老师在讲课时都忽略了这一点或是仅从表面意思去讲解,而忽视了在这部分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先辈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古人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讲究身份地位,吃饭位次代表着一个人身份的贵贱。东向,日出之地,是尊贵之地;西向,日落之地,是低贱之地;而南向和北向则是身份中等之地。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文中详述的座次来深入探讨我国传统座次文化,不要仅停留在表面的座次介绍,将古代座次象征着身份贵贱的传统文化输入给学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1]

二、创设传统文化教学的氛围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创设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涵养,这样的做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绘景咏物、以物托志、借景抒情。这些作品都是在简单的描景、写物、叙事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想,其构思极为巧妙,这就需要学生从文章描绘的情景中深切体悟出作者的内心感想。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内容时应当重视文章描绘氛围的创设,借助网络媒体,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来营造作品中的氛围,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内容,更能深切的体会到文章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文化涵养。比如,在教授《归去来兮》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切身的体会当时的情景,感受文章中传统文化的内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传统的古典辞来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让学生体悟文章的古典韵味,进而为学习通篇文章奠定情感基础。其次,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采用的词的手法以及文章中的一词多义,让学生积累古代词语的含义,为理解通篇文章的内容做好前提性工作。再者,教师应当重点讲解“辞”这种文学载体,理解辞赋统一的基础知识以及辞与诗的区别,奠定学生们的古典文化知识底蕴。教师通过前期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当中,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为理解文章的内容,提炼文章的思想感情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注重课外传统文化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外传统文化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课堂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教师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延伸到课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到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名著、经典文化书籍和一些文学作品,深切的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文学知识以及传统文化,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获所得。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古典书籍,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进而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其次,为了让学生具备学习课外古文的能力,教师应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古文的理解与阅读,培养学生自学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再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培养语文素养,为高中的语文学习提供幫助。当前我国有许多电视台注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和湖南卫视的综艺娱乐节目《我们来了》,《百家讲坛》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历史史实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和典型事迹,学生通过观看该节目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来了》这当综艺节目主要是宣传中国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观看该节目可以了解我国的地方特色文化,深切的去感受地方的浓郁文化。通过互联网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可以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升语文学习水平。[3]

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有义务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真切的体会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2]吴碧芬.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3).

[3]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