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2018-03-23王嘉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对策

王嘉茹

摘 要:自从我国2015年开始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后,“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很多学者和专家对此有过评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正面影响,探求一条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之路。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的含义,并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 影响 对策

引言

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互联网+教育”是重要体现。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也颁布了一些利好政策。在2012年的3月份,我国就出台了《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我国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1]

一、“互联网+教育”的含义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互聯网+教育”就是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来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途径。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互联网+教育”是将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等智能化和可视化的一种方式。通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技术能够跟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教育得到进步,真正为教育效率的提升而努力。广大专家学者们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认识不一。由此可见,教育是非常复杂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得到了发展。通过教育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化,打造一套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使校内和校外的界限打破,而且能够使全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使因材施教变为现实。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在于以教育为本位。[2]

二、“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1.互联网教育能够使教育资源更容易获得,且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教育,信息搜索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不仅能够减少教育信息的不对称,而且使教育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教育机构或教师为了吸引生源,往往会在广告费用等方面花费大量的成本。当借助互联网这个途径之后,不但可以使广告费用降低,而且增强定制服务的能力。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育机构老师进行更好地对接,从而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通过对传统的教育行业市场进行分析,发现其是比较分散的。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在传统的教育行业中,获得异地教学资源往往会花费较大的成本,这些成本不仅包括交通成本,还包括信息收集成本等。在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之后,互联网教育能够将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衔接在一起。[3]

2.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在互联网应用于教育领域之后,知识更容易得到共享和传递,人们获得教育资源的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换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另外,当教育资源变得越来越数字化之后,数字教育资源的传播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特性,教育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在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教育不管是对人力资本的数量,还是对人力资本的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有大量事实证明,通过对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进行对比,发现这两者教育方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其中,后者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模仿的速度来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提升,前者主要是通过使人力资源的数量增加,而推动产出的增长。世界银行曾经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每多接受一年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教育回报率将会增加15%。

三、对策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实现“个性化教育”是一个难题。对于政府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并打造“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环境。在网络课程平台方面,建立和完善我们学生数据采集和智能统计分析的功能,通过对学习者参与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深入了解我们学生和网络文化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对我们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出来,并形成一定的数据与结论。通过研究与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这里不得不提到作为在线教育最新形态的“慕课”,一个将社交服务、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等理念融于一体,提供大规模的免费在线高等教育服务以及生动的学习体验在线课程。“慕课”课程体现了学习资源开放、学习者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理念。针对我们学生对“互联网+”时代教育公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及时给予合理的推荐;遇到困难时,提供调整方案和建议,使我们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行,这对我国的教育领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进行更好地融合,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互联网+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其利弊,使“互联网+教育”为我们教育领域地服务。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也应当对“互联网+”教育保持正确的态度,从而使该教育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我们。[5]

参考文献

[1]王林生.“互联网+”理念的时代语境及内涵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05):36-41.

[2]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04):3-8.

[3]朱月翠,张文德.“互联网+教育”基本模型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9):12-15.

[4]杨桂青.探寻“互联网+”的教育逻辑[N].中国教育报,2016,4(28).

[5]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01):6-11.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