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

2018-03-23刘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教学

刘薇

摘 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里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小组合作学习”与“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的结合,正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方法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中学生 美丽课堂 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交流”是对“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结果反馈,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下面,就小组展示交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展示交流的方式:

在高效课堂中,单纯的说与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淡然无味。只有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在展示中,我们常用的展示形式有:

1.朗读课文展示:

组长进行分工,通过朗读对文本进行解读。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男女分角色,表演读,齐读,范读,轮读,挑战读、组长引读等。

2.讲解展示:

由小组内一人进行主讲,其他人进行补充。讲解时要从表面深入到中心,找重点词句,谈体会,谈感悟。学生研学后,由一组代表汇报,其余小组补充。这样,不仅让每个小组展示汇报了研学的成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3.释疑展示:

由汇报小组回答其它小组的提问和质疑。在汇报展示时要做到汇报小组全员参与,集体释疑,互相补充。

4.课本剧表演展示:

在思考理解到位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进行汇报展示。这样,老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还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很好的发挥。

5.辩论会展示:

由汇报小组回答其它小组的提问和质疑时,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每组派代表现场辩论。全班分成了两派,汇报时非常激烈,学生在不断争辩中明白了道理,受到了启发。

6.互动问答式展示:

由汇报小组的组长当小老师,对本组成员发问,并组织成员根据回答的问题进行板书。如果本组成员无法回答时,可向全班同学提问。小组成员也可在展示中对组长发问。

二、展示交流的内容:

展示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的小展示,还是班内的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课堂任务单上的问题答案做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

在刚开始的实践教学中,发现有的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或自荐按照顺序把学习任务中的内容一个一个都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抓住重难点;也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中安排的内容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重、难点的内容展示:

展示的内容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和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在课堂上不再进行展示,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展示内容。

2.互动性的内容展示:

针对展示的方式来讲,展示时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

3.创生性的内容展示:

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体现了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三、展示交流的注意要点:

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怎样才能使课堂展示精彩,有序、高效呢?这是值得老师去研究、思考的问题。

1.教师的角色控制:

在学生进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此時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倾听者,然后是一个引导者,最后是一个评价者。当学生的展示出现“失控”的局面时,教师又是一个调控者。所以说,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中,教师不是一味的袖手旁观,而是要适当的进行调控。

2.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应该具备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达能抓住要点,表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以给予一定的时间计上心来学生对自己的展示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展示表达能力。

3.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学生的倾听能力。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快速记录展示的要点,对交流展示的学生能够质疑,并对展示的效果进行一个评价,只有通这种生与生的交流、互动,才能使课堂上的小组展示交流的效益放大。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笔记能力,锻炼学生的倾听、思考、质疑的能力。

总之,小组展示学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在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交流,调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展示学习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个人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小组展示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中得到尊重和信任,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教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