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城市道路选线研究
——以毕节同心大道为例

2018-03-23龚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大方县纵坡选线

龚磊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81

正文:

1 工程概况

毕节同心大道是毕节市“二横三纵”城市快速路系统其中的一横的组成部分,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60km/h,道路宽28、43、60m,全长17.06km。

道路起于毕节飞雄机场,接机场快速路,向东经机场片区,跨响水峡谷至竹园片区;后穿越将军山进入东关片区,下穿成贵高铁、上跨杭瑞高速,道路终点接大方县九驿大道。

2 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

山区城市道路选线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道路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道路的选线应满足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需要;

(2)应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高的指标,提高路线的使用质量;

(3)充分结合山体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开展道路选线工作,合理选择走廊带,设置构筑物,确保道路选线的经济性;

(4)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山区城市道路沿线环境质量尽可能的保持建设前的水平,甚至有相应的提高和改善。

3 山区道路选线研究

3.1 路线与规划衔接

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道路建设的大前提。本项目在毕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为城市横向骨架通道,连接毕节市区与大方县,原接入大方县东关片区。道路同时也是大方县连接机场唯一的城市通道,开展前期工作期间获取县规划意图是让这条同城大道更直接的服务于县城,东关片区交通通过其他市政道路再进行接入。

综合考虑,在遵循城市总规意图的前提下,对路线终点段进行调整,配合区域规划路网进行布线,亦满足了区域规划和发展的需要。

3.2 路线指标的的选择

路线指标的选择,关乎道路安全、舒适。山区地形变化大,运用技术指标要适度均衡,既不片面追求高指标,也尽量避免采用极限指标。山区城市道路在遵循城市道路相关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参考公路相关行业标准,确保路线交通安全。

3.2.1 平面指标

城市道路路线平面主要指标有园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超高、加宽、停车视距等。

本道路等级较高,同时结合地形,最小园曲线半径取值400m,较60km/h城市快速路设超高推荐半径300m有适当提升,可以有效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缓和曲线长度在满足最小长度的前提下,按回旋线参数A在R/3~R范围内控制,回旋线-园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以大致接近为宜。

平面曲线之间还应注意同向、反向曲线间距,最大直线长度等指标的控制。

3.2.2 纵断面指标

城市道路路线纵段面主要指标有纵坡、坡长、竖曲线半径、长度等。

本道路最大纵坡4.9%,满足60km/h城市快速路最大纵坡(推荐值),亦满足高一档等级道路的极限最大纵坡。竖曲线取值在满足最小竖曲线半径要求的前提下,按竖曲线最小长度进行控制,保证变坡点处的行车稳定。

城市道路相关行业标准对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较为宽松,在山区城市道路容易遇到连续长大纵坡,对行车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从路线设计上应引起足够重视,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在满足城市道路相关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还应满足公路相关行业标准,并在不大于规范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

3.3 路线经济指标控制

城市道路的建设通常涵盖了市政管网、人行系统等附属设施,加之路幅较宽,综合经济指标较高。在山区城市道路选线中可通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控制工程经指标。

3.3.1 地形地貌

本工程所处场地整体起伏较大,落差超过600m,遵循“地形选线”原则,路线平面及纵断面线形尽量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避免大填大挖。关注路线途径土地现状用途,尽量避让房屋、农田、果园等,控制征拆工程规模。

3.3.2 地质

山区道路较容易遇到不良地质病害,以本工程为例,道路中西部所处场地属典型喀斯特山体地貌,岩溶发育,东部大方县煤系地层发育。遵循“地质选线”原则,根据地勘资料,结合周边工程,本工程选择较优地质走廊带,在路基段注意避让滑坡、顺层开挖问题;在桥梁段注意墩位与岩溶的位置关系;在隧道段选择煤系地层较少段设置。通过地质选线,减少项目运营维护费用,降低工程造价。

3.3.3 构筑物

山区城市道路构筑物建设费用一般是总造价的较大组成部分,因此,控制构筑物规模能有效控制路线经济指标。

结合前文“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的原则,通过合理布线,寻求路基、桥梁、隧道的较优组合。桥梁设置应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较优桥型及合理桥跨,如桥梁较多还应充分考虑施工费用、便利等因素,尽量选择统一桥型;隧道设置应尽量选择较好地质段通过,并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分幅宽度,同时结合路线设计控制隧道长度;挡墙、桩板墙、涵洞等其他构筑物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3.4 路线与环境景观

山区城市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以及工程修建对周围环境景观产生的景观影响和生态破坏。在选线方面提早注重环境保护,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景观的影响。

选线中根据实际地形,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合理设置构造物,可以减少路基工程规模及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局部傍山路段,路线选择一侧较小开挖,一侧较高填方通过路基结合路堤墙的处理方式,有效控制了该路段对环境的影响。

选线中还应注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从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感官等角度出发,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美观、经济的一致性,做到在道路修建对环境景观最大限度的保护和重建,使道路与各种景观达到新的协调。

4 结语

山区城市道路往往同时具备城市道路和山区公路的需求和特点。选线中需注意多方面的需求和不同行业的规定,在确保道路安全的大前提下,设计出合理、经济、美观、舒适的道路线形,助力山区城市发展。

猜你喜欢

大方县纵坡选线
基于路面排水需求的超高过渡段临界纵坡量化研究
白布河畔苍鹭飞
夏日荷景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系统故障选线研究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My Best Friend
小波变换在电力线路故障选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