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与景观的协同营建
2018-03-23刘柏成
刘柏成
东莞市百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正文:
1.城市景观水体主要污染概述
1.1 来源于补水水源的污染
城市景观水体的补水水源一般可以划分为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等集中。以往一段时间当中我国对江河的整治力度逐渐提升,不过因为河道给污染的时间比较长,并且污染物的构成结构十分复杂,因此我国主要水系的水质难以满足景观水水质要求。
1.2 非点源污染
城市景观水体非点源污染一般可以划分为雨水径流污染、大气干湿沉降以及水体周边绿化植物落叶污染等集中类型。降雨的过程中,在雨水经过排水性较弱地面的时候,可以将地表面的污染物以及汽车废气当中的有害金属,轮胎的阴极以及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物质等带入到城市景观水体当中,一般情况下,城市径流的水质复杂性都非常强,特别是在下雨的过程当中,地表径流会对城市景观水体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1.3 人为破坏
植物性营养有机物,其实也就是容易降解的耗氧有机物,一般是来源于生活污水当中,在这种类型有机物进入到水体当中之后,水体的氧气消耗量大幅度提升。油脂类有机污染物,这种污染物进入到城市景观水体当中之后,会漂浮在水体的表面上,因此也就会对水体的正常复氧造成一定影响,水体当中溶解氧的含量难以得到保证。人工合成且降解难度非常高的有机污染物,这种物质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强,假如进入到水体当中,肯定是会对水体中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中包含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以及高锰酸根,会对水生植物及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水体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2.城市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2.1 人工湿地修复
自然湿地就好像是大自然的肺部一样,可以发挥出来一定净化作用,而人工湿度就是模拟自然湿度的原理,通过生态环境当中基质、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对城市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湿地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城市水体内循环稳定性做出保证,不单单是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加优美,还可以创造出一定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这一技术措施同时具备环保和生态修复能力,并且实际应用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让城市水体的生态环境自我修复,从而也就能够让城市水体的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城市都积极使用人工湿地这一技术措施,来对城市水体进行修复。
2.2 微生物修复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发挥出的作用十分重要。微生物可以将水体当中的污染物及动植物尸体有效分解,促使城市水体的水质可以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微生物水体修复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受到污染的城市水体当中释放一定数量微生物,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大量消耗水体当中的有机物,还可以促进其他各种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微生物和其他具备净水能力水生生物的共同作用之下,自然是可以让水体的水质的带净化,推动城市水体逐渐走上一条自我生态修复的道路上。
2.3 稳定塘
稳定塘指代的其实是深度在1m-1.5m的浅塘,在浅塘当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各种菌类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受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稳定塘实际运行过程中展现出的优势在于成本比较低,但是这一技术措施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占地面积比较大,消耗的时间比较多,在周边有天然池塘的水体当中,展现出的适应性比较强。
3.对我国水景观营造的启示
受损水体的生态修复及城市水景观营造应当当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水体、实地以及陆地三个部分不应当分离开来,在对水体系统开展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应当同时使用各种措施开展水景观营造,促使自然和人文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需要对城市水系进行整合,在水系当中开展清淤疏浚工作,对城市水系的连通性做出保证。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城市水系绿道,将各个滨水景观的绿色节点串联起来,划归出一定宽度的河岸绿色植物带。因地制宜的去发展水上交通,不单单能够让水上交通作为陆地交通的补充性内容,还可以向人们提供一种动态观察水景的渠道。逐渐弥补滨水地区交通网络当中的缺陷,逐步构建尺度合适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促使人们观赏过程中提出的休憩需求得到满足。积极构建多样化滨水公共开放区域以及水域景观,深入的挖掘城市水文化内含,促使城市水文化变得更为完整一些。积极构建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亲水机会,促使人们可以在观赏水体景观的过程中收获愉快的体验,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结语
在本文当中首先介绍各种城市水体污染源,而后给出一些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并分析怎样将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和景观营建技术联用,在开展修复工作的同时构建城市水体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做出保证,并给人们创设出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促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和谐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