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3-23唐素余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评量内科心血管

唐素余

(鞍山市长大医院住院部,辽宁 鞍山 114000)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合并不良心理状态,可影响治疗效果[1]。本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心理护理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1~79岁,平均(59.24±2.3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2~79岁,平均(59.26±2.3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结合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征,选择不同沟通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缓解患者担忧焦虑心理,并以成功案例鼓舞患者,或邀请疗效好且心态积极的患者现身说法,和患者分享抗病经验,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对悲观的患者需注意加强引导,以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患者。对焦虑的患者需做好心理辅导,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感[2]。另外,需充分发挥家属亲情支撑作用,给予患者全面的家庭关怀,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嘱咐家属避免对患者传递消极情绪。②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知识、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饮食上注意要点和用药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疑惑并给予针对性讲解和回答。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③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使其在良好环境下接受治疗,减轻不良应激和戒备心理。④扩大护理范围。除了常规护理,需强调患者和家属、配偶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其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也促使家属积极投入对患者的合理照料中,减轻焦虑心情[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每一项得分为0~100分,得分和相对应的指标为正相关关系);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数据,临床资料根据类别不同进行t检验(计量)、χ2检验(计数),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相比较: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相比较[例数(%)]

2.2 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比较: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比较(x-±s)

2.3 两组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相比较: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96.51±1.45)分、(96.52±2.61)分、(97.12±1.21)分、(97.57±1.61)分高于对照组(82.45±2.13)分、(84.45±3.51)分、(86.24±2.51)分、(84.45±2.51)分,P<0.05。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不良心理可加重病情,限制治疗效果,因此,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关键[3-4]。通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并充分进行疾病知识的介绍,可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知,保持良好心态,主动积极配合治疗。通过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等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悲观等不良情绪,并通过成功案例和家庭支持给予患者鼓励和信念,使其接受现状并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5-7]。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不良情绪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孟庆娜,李国庆,白晓冬,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1):913-914.

[2] 霍燕嫦,黄宝如,陈巧平,等.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6-18.

[3] 孟丹.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78-279.

[4] 张秀萍.浅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1):288-289.

[5] 程朝霞,朱良玉,耿丽,等.C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6,6(34):6-8.

[6] 刘景,陈俊婷,周佳莉,等.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6,38(5):742-745.

[7] 俸永红,李大严,吴良娃,等.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72-175.

猜你喜欢

评量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