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2018-03-23海伟丽
海伟丽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较为常见,发病率高,患者以肌力减弱、肌肉萎缩、肌腱反射减弱、下肢疼痛和感觉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可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主要原因,且病变可累及多条神经,如自主神经、感觉、运动神经等,可出现对称性感觉异常和疼痛,甚至需要截瘫,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采用B族维生素进行常规治疗,并联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外周循环和末梢神经障碍。本研究探讨了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报道如下。
表4 干预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比较()
表4 干预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期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三联组 干预前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二联组 干预后 37.21±6.01 42.25±7.64 37.25±6.25 40.01±7.24干预前 46.22±8.24#* 52.11±7.14#* 45.18±7.12#* 50.90±7.52#*组别 干预后 37.78±6.02 42.34±7.23 37.28±6.23 40.62±7.25时期 42.13±6.11# 47.19±7.24# 42.14±6.14# 46.32±6.2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每组45例,二联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77岁,平均(46.61±2.13)岁。三联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1~77岁,平均(45.29±2.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二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其中,甲钴胺(国药准字H20065478,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剂量500微克/次,每周3次静注或肌注。依帕司他(国药准字H20040012,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毫克/次,每天3次,餐前口服。
三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其中,甲钴胺剂量500微克/次,每周3次静注或肌注。依帕司他50毫克/次,每天3次,餐前口服。马来酸桂哌齐特(国药准字H20061204,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20毫克/次,和500 mL生理盐水混合静滴,滴速为100 mL/h,每天1次。
两组均给予饮食调节、适当运动,积极控制原发病,均治疗2周对比效果。
1.3 观察指标:就两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进行比较。疗效标准:显效:下肢疼痛、异常感觉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神经感觉和运动速度恢复正常;有效:下肢疼痛、异常感觉等临床表现减轻,神经感觉和运动速度恢复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疗效为显效、有效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SPSS1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说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三联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二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显效时间(d) 住院天数(d)三联组 6.14±0.15 14.02±1.53二联组 9.24±1.91 17.98±2.72 t值 11.053 8.871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三联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二联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比较: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P>0.05。见表3。
2.4 干预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相似,P>0.05;治疗后三联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优于二联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以高血糖作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如眼部病变、肾脏病变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研究显示可能跟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自由基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和高血糖所致代谢紊乱有关[3]。
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衍生物,在周围神经中含量高,可转移到神经细胞细胞器中,参与一碳单位循环,改善脂肪、蛋白、核酸代谢,促进神经元髓鞘、加速损伤神经组织修复,改善组织代谢障碍和传递障碍现象。依帕司他属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对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进行可逆抑制而发挥作用。马来酸桂哌齐特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流量增加,还可增强腺苷以及环磷酸腺苷作用,降低氧耗,促进微循环的改善,降低血液黏度。
本研究中,二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三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结果显示,三联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二联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P>0.05。三联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二联组,P<0.05。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相似,P>0.05;治疗后三联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优于二联组,P<0.05。综上所述,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1] 王统述.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23-24.
[2] 韦丽,张建军.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