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坚定文化自信
2018-03-22崔献刚
摘要:本文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发展中受到的冲击、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展开论述 ,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对外来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逐步成为正统文化 ,领导中国两千多年。
在长期的改朝换代、新旧文化交替冲突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抛弃。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发展多次遭受打压。
一是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在此影响下,许多文人墨客提出“打到孔家店”,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评击与批判。
二是1966-1976年发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又是一次彻底的否定和清洗。许多珍贵古籍书画、名胜古迹被“红卫兵小将”一把火烧毁。许多国学大师、文化专家被打成“封建学术权威”受到批斗。在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下,许多世代家藏的珍贵典籍被偷偷的含泪烧毁。
三是改革开放中,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种保守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严重冲击。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发展经济“一切向前看”的指示,被发家致富的人们演变为“一切向钱看”经商目标。改革开放中,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管理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在许多海归派文人的吹嘘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淡化、扭曲、丢掉了,而西方文化又难接中国地气,新的科学文化没有形成主流。人们固守的传统社会道德在“金钱至上”思想冲击下显得一片苍白,群众没有信仰或者说不知该信仰什么?在对金钱的追逐中,许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发生了严重倾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思想没有了,“童叟无欺”的商业诚信丢了。为了赚钱,坑蒙拐骗到处是:假药、假酒、假农药充斥社会。遵老爱幼、见义勇为、勤俭持家、为政清廉等优秀思想道德丢了。
文化的衰落,必然带来大众信仰的衰落。在西方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优秀传统的正道文化衰落,腐朽的文化思想泛滥社会,暴富后的人们盲目高消费、相互比钱、比富,挥金如土。从而,带动全社会思想腐化、生活堕落,许多干部贪污收贿、买官卖官、嫖娼豪赌,诸多社会现象让人忧心、发人深思、使人警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高瞻远瞩,习总书记多次在会上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原则以及内容。
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各级政府、社会文化主管领导、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带头学习传统文化、带头提高文化修养,践行传统道德,身体力行,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得到创新发展。
二是经费上舍得投入,要象重视市政建设、生产技改一样重视传统文化的投入,让传统文化传承有一个好的硬件环境。同时,大力弘扬表彰在传承优秀文化上做出成绩的教师、学者,鼓励社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国学大师。加大对优秀书籍的编辑出版,让群众增加学习途径。
三是宣传思想上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创新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泛宣传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优秀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协调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一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长期在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富民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
二是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
三是中华人文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总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人文精深与新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通过创作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大力弘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释放出灿灿的光辉。
作者简介:崔献刚(1963-),男,汉族,云南昭通人,在职研究生,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室主任,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国企党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