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2018-03-22程礼霞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程礼霞

摘要:环境污染由城镇逐渐向农村蔓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现实而严峻的课题。创新思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业,完善监测体系,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食品品牌,使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和增进健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新农业;农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我国经济总和已稳居世界前列,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系结构也逐渐复杂多样。环境污染是现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良因素,而且各种污染问题在不断向农村蔓延。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如果农村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不足够重视,任由恶性循环下去,会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相背离,严重阻碍到人民健康,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发展进程。要认清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高度重视,有效防治,坚决改善农村环保举措。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从生活污染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民环保意识缺乏,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欠缺,更甚至是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或是作物的美观,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用完的包装也随意丢弃,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导致环境污染,农作物看起来非常好看,却农药残留过多,如果有使用转基因的种子,就更增加食品的致癌率。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工作力度普遍强化,高污染企业无法生存,就转产至农村,种种因素造成如今农村的自然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受污染的农田比例逐步上升。由于农业面源污染,许多地区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国内的民众为了自己家人的食品健康不惜花高价钱代购国外的食品,特别是婴儿奶粉在國外的购买力是相当令人震惊的。去国外“扫货”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奇观。为了挽回国产农产品的负面形象,增加农作物成品、半成品的经济效益,保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也要将环保事业做好做精,预防与治理同时进行,相互结合,有效改善自然环境。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重在全民参与,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政府可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比如电视综艺节目、网络、手机微信平台、其他聊天软件等形式。并且在学校及村里多举办知识竞赛、爱护环境日活动、垃圾分类竞赛等科普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与常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与村委干部的环保教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责任,控制污染。

2.建立完善监测体系。

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是环保治理的依据和基础,加大政府在环保方面的监测投资力度,完善设施设备的布置,让监测出的数据可以全面反映污染治理实施的效果。增强工作力度, 实行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报告制度,建立完善安全农产品的强制性质量标准体系,切实有效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3.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农村本地的地理位置和空气、土质、水质等整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管理举措和要求。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加大治理力度,投入资金,改善生态生产环境。不可一味追求生产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的破坏。

4.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复杂,农村比城市面积大,污染面又分散,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加强环保法律制度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那么各项工作就会有序推进,防治力度将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程度较低,那么环保法律法规就要好理解,具有一致性和可操作性。还可把环保法律法规拟成标语,广泛在农村村委附近及主要街道墙壁上刷写,逐渐形成懂法,懂环保,懂自身及家庭保护的意识。

5.发展社会主义新农业,创立无公害农场,打造品牌。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完全符合国家关于污染控制与生态环保并重的环保战略。结合我国现在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大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料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型农场。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大胆创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当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认可了品牌,那么经济效益自然得到解决。

6.推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已推行“农田水微循环利用”“稻田养鱼(鸭)”等新的模式和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经济效益已显著提高。在北方较为干旱或者内陆地区也可尝试果园和家禽饲养相结合,农作物与鸟类饲养相结合,中药材与农作物种植相结合等。国家政策现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当重视,如果可以形成大规模农场化操作,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机械化大生产,把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产做大做强。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经济效益依然得到保证,那么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将会更容易步入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老百姓迎来干净的生活生产环境将不是梦想。

三、结论

国家层面已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预防大于治理,当污染问题相当严重的时候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所以坚持生态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党政结合,建立建全农村环境污染法律法规,完善监测体系,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食品品牌,使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和增进健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稳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艳芳.论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协调[J].法学杂志.2004(01).

[2] 刘波.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法学论坛.2005(04).

[3]蔡守秋,吴贤静.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J].当代法学,2009(1):72-73.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问题与污染防治
论“土十条”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农村大环境下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制对策
住宅装修中绿色设计的指导意义及方法研究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