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后私人代驾交通事故责任法律问题分析

2018-03-22杨宇帆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代驾交通事故主体

杨宇帆

摘要:因酒后私人代驾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既是违约行为也是侵权行为,侵权责任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也同样具有适用余地。当目前酒后私人代驾中的违约责任因理论和现实上的困境难以认定时,通过侵权责任的相关理论来解决此纠纷,是另一条思路。

关键词:代驾;交通事故;主体;责任

一、酒后私人代驾概述

(一)酒后代驾行业概况。

传统的代驾服务项目很多,包括婚庆代驾、商务代驾等。随着我国加大了对于酒驾的惩罚力度,众多机动车驾驶人不敢轻易以身试法,便催生了一种顺应社会形势的新兴服务行业——酒后代驾。酒后代驾服务为饮酒的有车一族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权,同时也在客观上维护了我国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了人身、财产安全。然而,却因其发展过程中行业标准缺失、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缺失和监管部门缺失,造成代驾市场一度混乱、纠纷难以解决的困境。

由于不同类型的代驾行为其法律性质、责任承担都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鉴于酒后私人代驾在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且易引发纠纷,本文将探讨酒后私人代驾交通事故责任的相关问题。

(二)酒后私人代驾的界定。

1.酒后私人代驾概念界定。本文认为,酒后私人代驾,又称私人应邀代驾或者兼职代驾,通常指具有机动车驾驶执照,但无合法从事汽车代驾服务资格的司机,与车主约定代驾费用,按照其要求连人带车送至约定地点的行为。

2.酒后私人代驾范围界定。

第一,酒后私人代驾应界定为有偿代驾,其不同于好友、酒席组织者等基于情谊而提供的无偿的代驾行为。最高院民一庭2014年最新一期《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中揭示的诸多裁判规则就已谈及:无偿代驾车辆所有人与代驾司机之间为义务帮工关系——驾驶人为了车辆所有人利益无偿代驾交通肇事的,应由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酒后私人代驾之代驾主体没有合法从事汽车代驾服务的资格。以独立个体形式进行的代驾行为是酒后代驾最早出现的方式,也是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等纠纷后最难处理的情形。兼职是代驾行业的潜规则之一,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等机动车驾驶人作为独立个体进行代驾服务,属于没有合法从事汽车代驾服务资格的群体。

第三,酒后私人代驾当事人之间通常是以“口头协议”或者“口头联系+简单的确认单”等形式确立服务关系,书面合同比较少见。由于酒后私人代驾缺乏行业规范的制约,代驾司机的从业资格、收费标准、操作流程等都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当发生纠纷时,车主往往因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其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酒后私人代驾存在的问题。

代驾行业已兴起多年,但其发展遭遇瓶颈,一面是市场需求的增长,一面是客户的观望及不信任。代驾行业并没有如当初人们所预想的那样乐观。面对巨大的市场是什么让顾客望而止步?

第一,酒后私人代驾属于灰色行业。“代驾”这一民事行为缺乏法律认定,代驾行为与非法营运之间如何界定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酒后私人代驾法律关系的认定问题。第三,代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第四,代驾行业的监督和行业自治问题。第五,代驾机动车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基金问题。

以上问题制约着代驾行业的有序发展,也会使车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二、代驾法律关系及法律责任

虽然酒后私人代驾行为的某些特征确实符合雇佣、委托以及承揽合同的构成要素,但酒后私人代驾行为同时具有一些非典型性特征。

首先,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不是雇佣合同。第一,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中代驾司机为车主提供的是“连人带车安全送达指定地点”的工作成果,而绝非仅是“驾驶机动车”这一劳务活动本身,即劳务不是代驾的最终目的。第二,酒后私人代驾中,代驾司机把车主安全至指定地点,领取报酬后,双方的法律关系便已终止,不存在从属关系。第三,从责任承担上来看雇佣关系中,因雇员导致他人损害时,由雇主承担替代责任和连带责任。

其次,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不是委托合同。第一,在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中,代驾司机始终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代驾行为,而委托合同中受托人须得以委托人的名义处理委托事务。第二,在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中,最多只能赋予车主任意解除权,如果赋予代驾司机任意解除权则可能引发代驾市场的混乱,也无法保障车主的合法利益。而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最后,酒后私人代驾行为不是承揽合同。第一,代驾服务不仅要注重服务的结果,而且需注重服务过程中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而承揽人只需交付工作成果。第二,定作人未支付报酬,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权。而代驾司机的工作成果是无形的,代驾司机没有留置权,也无权留置车内财物或车辆。

三、关于酒后代驾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酒后代驾相关立法。

“代驾”是新鲜事物,其在法律上面临着诸多空白,因此潜藏着高昂的风险成本。“代驾”这一民事行为缺乏法律认定,代驾行为与非法营运之间如何界定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尽快启动对代驾服务的立法调研,加快代驾法制化进程,以期对酒后代驾行为进行指导、约束和监督;代驾服务的标准合同文本应该尽快出台。内容应该包括一些可能会引起纠纷的细节。例如:车况和车内贵重物品存放情况,代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车内物品丢失、交通事故责任等问题进行约定,以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二)建立代驾行业监督机制。

1.建立代驾行业市场准入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对其设立严格的准入机制。代驾行业主要涉及交管部门和运管部门,确定代驾行业的准入门槛和行为标准。对申请进入市场的酒后代驾公司必须设定严格的注册资金要求,以防因酒后代驾产生纠纷时客户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应该交通安全意識、交通道德水平进行全面考试、考核。对专门的代驾公司,应对代驾司机员的人数和资质作出规定,如对代驾司机员可作出要求其必须具有6年以上驾龄,熟悉各种车型等规定,并要求代驾公司对其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严设定从业人员的标准,并且由相关部门对申请者的驾驶技术、交通法律知识。

2.完善政府监管与服务机制。对酒后代驾行业应当设立监管机构,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国务院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出台《酒后代驾管理条例》或《代驾行业管理办法》从而弥补行政立法的缺位。同时各地方交通监管部门也应设立专门的酒后代驾监管机构来整治和监管酒后代驾及其产生的纠纷。但与此同时,政府对代驾行业的监管决不能演变成管制,从而搞权利寻租,否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建立代驾行业协会,呼吁行业自治。

建立代驾服务协会,利用政府和代驾服务协会的力量统一当地代驾服务市场的服务标准和价格标准。由代驾服务协会监督实施,明确代驾服务流程,将代驾服务规范化,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进一步保障客户权益。

猜你喜欢

代驾交通事故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预防交通事故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代驾的“代价”,谁埋单
在线代驾市场的寡头之战
上下求索“e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