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2018-03-22刘荣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融媒体生态环境

刘荣

摘要:众所周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维活跃,富有朝气、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极强的一个群体,在新媒体面前,他们很快的融入大环境,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环境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媒体以它的便捷性、交互性、海量性、共享性,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充分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融媒体的概念

依照媒体的出现顺序,第一媒体是报纸和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第二媒体是广播媒体,第三媒体是电视媒体,第四媒体是互联网媒体,第五媒体是手机。其中,网络和手机也被称为新媒体。融媒体是在传媒新技术的支持下,将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进行跨界融合,相互借鉴信息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而形成多方媒体之间的优势整合与利用,实现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

二、融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融媒体对思政工作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在控制生态环境方面

一是融媒体平台信息资源丰富、交流便捷,是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掌控学生思想动态的广阔平台。二是因高职院校录取批次靠后,生源政治素质不够稳定,更需要利用融媒体通过声音、图像、文字、数据多种形式有效传播思政教育内容,以提升思政工作的教育效果。三是融媒体的灵活性促使思政工作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高效性和互动性,促使思政工作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延续性,且各校之间实现了相互交流与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学生和教师在融媒体的平等关系,促使学生消除了畏惧心理,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推动思政工作更加深入。

2.在心理生态环境方面

一是融媒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融媒体的宣泄途径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微信、微博充分发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自疗,可以促使其尽快从不良情绪与情感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融媒体环境有利于学生摆脱高考失利的自卑意识,促进其民主意识的形成,并积极拓展其国际视野。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网页论坛等工具,可以对网上的热议话题提出见解、发表评论,促使其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完善。

(二)融媒体对思政工作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1.在控制生态环境方面

一是融媒体已逐步成为交叉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高职院校学生对媒介道德认识不够,且容易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将媒体中呈现的个别社会问题视为常态,缺乏对社会的总体了解,这将严重影响思政工作的教育效果。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年轻人居多,他们本身也会受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利益观、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弱化马列主义的思想信念、社會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必将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三是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信息的“二次传播”容易使事实失去本来面目,思政工作的控制难度加大。融媒体的言论失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信仰,若被某些反动势力所利用,甚至会危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管控能力不足,不善于运用网络媒体优势充分发掘和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致难以合理规划工作,及时传播正确的主流思想。

2.在心理生态环境方面

在融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成长,更容易受到各种媒体及信息的负面影响,这些大量的负面信息会对自信不足、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的高职学生造成误导和干扰,这就给思政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此类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消除消极观念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融媒体环境中,一些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的传播还会产生传染性,进而达成“共鸣”,产生不适当行为的效仿。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周期性特别明显,存在激发—涌荡—高亢—激昂—低落—疲惫等过程环节,如果频繁地调动学生的媒体心理,有时会使学生心理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导致其对后续的刺激产生麻木感,甚至是厌烦感,最终导致行为上的无动于衷。

三、构建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

(一)坚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构建主流、正面教育的有效平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数字化特点,及时下载更新思政信息;利用融媒体海量传播、高效传播的特点及时实现资源共享;利用融媒体的互动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交互即时、传播方便的特点,通过开设各种沟通媒介, 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供新的学习方法;通过留言、网页或手机等通信工具,随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各方面思想动态,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和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与互动, 消除其疑虑与畏惧心理,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力控制融媒体的舆情。

(二)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思政教育与哲学、政治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培训,使其了解流行的新现象、网络文化的新思潮、文学艺术的新方向,从而摆脱网络技术素质贫乏、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及时洞察网络社会瞬息万变的重点、难点、焦点,不断更新自己的工作计划;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思政工作者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表达网络主流观点的方式方法,从而运用网络文字、网络语言、网络形象来宣传正面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增强工作的时代性和时效性。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思政教育工作置于融媒体生态环境中,积极利用融媒体产生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融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探索定位正确、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更好地提高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诗.媒介融合趋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15).

[2]郑洪辉.浅析融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及培育路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8(2).

课题:融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SDSZ-2018-108

猜你喜欢

融媒体生态环境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