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物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

2018-03-22阿卜都外力·艾麦尔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教学

阿卜都外力·艾麦尔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生物教學走进生活有三点:兴趣立足生活,知识服务生活,意识指导生活。“学”是为了“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生物教师应尽己所能,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让生物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实现教学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生物。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也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可见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密切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生物教学也应立足课堂,走进生活。那么,怎样让生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这里总结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立足于教材,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的学科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现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创设性地使用教材,将优化策略巧妙地揉合和切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在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两个重要概念时,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借助于“印度狼孩”的图片和视频,首先先让学生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自的特点,利用这两种行为的概念及特点来具体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分析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即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具有的行为,是不需要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就会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例如老鼠天生就会打洞,这个“打洞”的行为就是老鼠的先天性行为。而学习性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得到的行为,例如人天生不会写字,需要后天经过学习才会写字,这个“写字”的行为针对人来说就是学习性行为。这样,教师通过引用狼孩这个生活实例,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分析狼孩的行为加深了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学习“病毒”这部分内容时,有意识插入“禽流感”知识,大量的鸡、大量的野生鸟类被宰杀,最终的后果又将怎样?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已经稀有的生物物种,学会与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和谐共处,从容优雅的生活。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教师将无法进行生活化教学,无法建立知识和生活间的桥梁,学生也无法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科学知识。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前,教师先提出问题:馒头中主要有哪些营养物质?实验中我们通过检测哪类物质的变化来了解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如何检测?让学生针对问题预习实验和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口嚼馒头,感受口腔中的变化。吃馒头是学生常有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馒头仔口腔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什么使馒头中的淀粉发生这样的变化?对于这些问题,平日学生们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过,但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在感到疑惑的同时,在好奇心在驱动下不仅细细品味、思考,而且还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为主动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将口腔中的生理过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验过程:牙齿的咀嚼——用刀切碎,舌的搅拌——玻璃棒搅拌,唾液的作用——取唾液加入试管,口腔的环境——试管置于37℃的水中,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亲自进行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和实验的兴趣便转化为对生物学科的爱好,并延伸到探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三、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达到学以致用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包括生物学概念、生理过程、实验、科学发展史等,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做到学有所用。但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生活化教学,为了缩短与中学生的经验和认识之间的差距,在教数学中,我们选择的内容应该更切合学生当下的心理和生活经验及生活情境,以达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学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后实践,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选择其中一种生物,看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特征。各个调查小组里确定一人为组长,一人为纪律监督员,一人为记录员,一人为代表发言人。再比如,学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后,我们都知道,人口过多给地球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于是,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把地球上的人移居到其他星球上,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请说出自己的理由。课后作业:生物圈能满足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学完《动物细胞》以后,实际应用:公安部门得到 两份生物样品,从外形上分辨不出是植物标本还是动物标本。如果警察叔叔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鉴定它,而且他们允许你借助显微镜,你可以将它鉴定出来吗?然后安排学生课后根据动物细胞的结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出动物细胞模型。塑料袋相当于细胞膜,果脯相当于细胞核,琼脂相当于细胞质。等等。

生活是教学的起源,教学与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实际课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确实有助于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但我们必须明白,教学要做到科学性和生活化相结合,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可以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生活化教学必须掌握好一个“度”,必须适可而止,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一味追求生活化而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忽略了科学知识的科学性,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围绕着科学知识而进行的,没有了科学知识作为中心,一切都只是形式主义。关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是个漫长的道路,以上几点也只是为同仁们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要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如何规划课堂时间、组织课堂纪律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金萍.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2]古丽苏木·艾克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以乌鲁木齐市二中为例[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