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8-03-22张瑞静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初中地理措施

张瑞静

摘要:在初中地理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地理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同时运用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渠道,才能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灵感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促进和改善整个教学流程之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分析;措施

初中地理的教学是系统的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也是比较多的,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汲取传统的教学中的有益成分,更要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寻求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更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一)教与学不受重视。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学生,他们自身认为地理课时一门副科,和主科相比,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学校认为地理课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科研力量让教师去开拓。家长认为地理无非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规的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哪些省份、哪些国家等等,学好学不好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无关痛痒。许多学生也受到家长的影响,不重视地理课堂学习,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讲,还是课后作业完成,都不积极主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地理课整体水平发展缓慢。

(二)教学设备落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落后。地理是一门人文性学科,但同样有许多理科内容,可以说地理学是一个融汇文理科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精彩的展示给学生,教师需要借助地质缩微模型等各种教学设备来进行。但由于教学不受重视,学校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够,教师只能将常规的教学设备如地图、地球仪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感到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课本内容掌握的不牢固。

(三)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生课中记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受听的模式下。在這个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主动的去学习探索,他们的学习思路一直是跟着教师走。这就丧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效果上,还是主动探索的认知上,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陈旧。

地理是一门在内容上逐渐变化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影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总是感到内容滞后,有些内容还往往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真正掌握。初中地理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地理方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陈旧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钻研地理知识的好习惯。

二、初中地理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措施

(一)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要贴近学生生活。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对教学活动客观的规律进行遵循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最少的时间、物力以及精力投入,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应该怎么样对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有效利用,己经成为了很多地理教师必须要深刻探讨的问题,但是,纵观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地理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都是中庸教学法,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按照规定来将内容完成,至于初中学生到底学习到了多少,仍然没有去进行研究。初中地理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最主要的原因,虽然在各种书籍上面都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却很少运用,因此,想要将地理课堂教学实际的效果进行提升,要求教师必须要进行潜心研究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比如说,在讲解我国湖泊以及河流相关的内容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学生分组,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方法来自主寻找和我国湖泊以及河流相关的材料,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会把自己所找到的材料进行充分展现,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接着教师会对初中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点评,在点评以后再对其实施讲解。

(三)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高效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被动情况下往往采用模仿的思考方式,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这就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思维,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创新性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的活跃性。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提倡向课堂要效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教学特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地理是一门学习实用知识的课程,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重视学生的课堂的参与程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限制了课堂质量的提升,地理教师需要改变这种现象,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可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氛围,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很好的保证。比如,在讲授“昼夜交替现象”的时候,让学生上讲台上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讲授,让他们利用地球仪进行操作,讲授出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通过讲解可以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听者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这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达到高效课堂,还需要引领学生实际生活中关注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鹏程。对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2]杨希铜,张清。基于新课改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3]胡力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趋势[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0):142.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初中地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