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8-03-22吐松古丽·依马克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吐松古丽·依马克

摘要: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较强的人才,只有思维灵活的人才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当今学生培养中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练就,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的旧习,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做计算题或者分析例题时,掌握的效果较好,可是一旦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各种类型的错误接踵而来,学生的错误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数学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思维科学。小学是学校教育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的时期,为了促进整体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加强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走出教学误区,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首位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误区,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对教材未能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學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在为思维形成打基础的中低年段数学教师,一定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数学学习的首位上。

二、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亲自操作的机会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数学教师应当改革教法,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知识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不再过分依赖教师的教进行被动学习,而是更加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动手操作等具体实用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数学概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找寻出数学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培养效果。教师也可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动手演示与测量,让学生分成小组比赛,根据提示思考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培养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独立自主思考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同时也是关系到小学生数学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的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尽可能的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验算等等,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型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与旧知识的对比、分析等过程自主的思考和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学习,做好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从而达到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丰富情境,激发兴趣,扩大想象空间,促进思维的发展

丰富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有兴趣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增强,会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丰富情境是数学学习中总能用到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用形象思维来做出极为抽象的问题,学生以情境为基础思路会更加开阔,数学中出现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大情境下的想象赋予其直观的形象,扩大了学生想象空间的同时使得问题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同时能够让沉闷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每名同学都参与进来运用自己的想象进行解题。丰富情境就是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让学生在大脑中描绘出图画,把抽象的事物在脑海中模拟出来,让其形象化,让枯燥乏味的概念表象化,形成具体的实物。例如,在做应用题时,题中只给出两家水果店的苹果价格和不同的优惠,问买哪家店的合适时,就可以创造情境:你和爸爸去水果店买苹果,第一家水果店的苹果9元一斤,买一斤送半斤,另一家水果店7元一斤,现在降价为6元一斤,现在你想买5元的苹果,在哪家店买比较便宜呢?这样对问题进行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解题更感兴趣,做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又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还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有的研究多是关于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对小学阶段数学思维培养的关注并不多。学生思维能力是关系到知识技能掌握效果、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的关键要素,是评价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仅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而且也是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能力基础的关键。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提升自己教学的方法以及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刻意去针对数学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需要提升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配合教师完成自身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做到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提升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和自身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明.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7,09).

[2]温寒江.走进现代教育---“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十五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3]石洪影.小学数学课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意义阐释[J].学周刊,2017(1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