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2018-03-22李淑新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应用分析小学语文

李淑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与教学的目标出现了差异,所以,要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微课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满足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应用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在教学中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全面的应用。

一、微课概念诠释

(一)微课概念界定。微课全称即“微型视频课程”,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重点或难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在美国微课盛行始于2007年可汗学院,后流传到我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李玉平和胡铁生。

2012年以来的全国微课竞赛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一场规模盛大的“微课热”。微课成为各级教育和各门学科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微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的实证研究。微课根据教学设计的不同阶段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另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微课制作流程一般为:课题选择—设计编写教案—制作相关课件—微课的录制—微课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微课的特点。微课的特点:第一,时间短。“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第二,内容简而精。“微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第三,容量小,使用方便。“微课”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通常是rm,wmv,flv等格式,便于学生随时在线学习或下载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第四,资源“情景化”。“微课”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中,加强“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思维能力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进行基础部分的学习,老师在课程讲解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文字知识,学生对于语文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要有正确的理解,同时要能够提高自己应用水平。语文知识在朗读、写作中均有应用,但是在传统的课堂讲解中,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对于新学习的词句,学生存在发音不准确、含义理解不对等问题,实施微课教学,则能够对这些问题予以集中解决。微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同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应用的思考

(一)微課的作用或定位不够清晰。有论者认为微课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场革命,也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并试图将微课作为新一轮“一刀切”式的课改。这种看法过度渲染微课的作用,对我国教育教学极为不利。微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的重大变革,但绝不是颠覆式的革命。也就是说,微课在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上,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并不能代替粉笔加黑板的传统课堂模式,只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有效补充。因为微课短小精悍,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明显不足。一般性知识点的学习或者系统性的复习等知识还是以课堂教授为主。并且,客观来讲,很多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无需画蛇添足的制作微课,而且微课的制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来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微课主要用于课外的答疑辅导,其定位是“解惑”而非“授业”。

(二)微课制作质量有待提升。当前,微课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质量不高,少数较好的作品多是为参加竞赛请专业公司制作完成,多数一线教师对微课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完成选题、设计、教学、撰写字幕等环节,但完成质量不高。微课内容的制作更多局限于资源的简单聚合,缺乏资源的整合性和交互性。制作技术水平不高,存在拍摄镜头单一、画面不够清晰、声音不够清楚、问题阐述不够明确等问题。可见,大多数教师急需相应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另外,语文课件制作可利用的资源不足,教师自己制作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受到技术及设备短缺的限制。微课虽然时长仅仅5——10分钟,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往往需要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来说,有点勉为其难。微课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提高微课作品的质量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联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及激励机制。

(三)微课设计:受众差异化和个性化。微课设计受众应具备差异化和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学科微课对应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同一学科微课设计也应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诸如同一个语文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课件内容应该适合个别化教学。根据认知规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微课设计内容侧重点不同。

对于小学生,形象生动的图形、动画、视频更便于他们学习,情景陶冶容易分散注意力,应适当减少。而中学生,他们倾向于抽象的认知方式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课件制作不要过于重“形”轻“质”。有些老师过多的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制作得非常“炫”,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只会让学生关注微课展示的外在效果,而忘记了实质的教学内容,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花哨和繁琐,做到简而精。

四、结语

实施微课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讲解相关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扩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微课件的制作,使学生能够在随时随地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科成绩。

参考文献:

[1]别新均。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02:223.

[2]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5-26.

[3]孙源婕。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182.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应用分析小学语文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