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自学能力培养

2018-03-22王芳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王芳

摘要:在“知识爆炸”时代,作为学生,该如何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呢?摆在眼前的唯一答案就是: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本领,是素质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能够不断扩大其知识面。如何培养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自学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一、抓好预习工作,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为听课做好准备,也是获得学习主动权的最佳手段。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习惯,实际上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英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从而执著追求。

(二)自我探索,打好注意定向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三)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四)人人获得练习机会,提高学习素质

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没有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甚至直接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筋,等着吃现成饭。然而吃现成包子的人是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的,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五)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愿意去学习,愿意去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动力。

(一)分析教学体会,以“理”激趣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培养较高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先从理论上启发、诱导他们,告诉他们“昨天的文盲是识字不多的人,今天的文盲是不会电脑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自学的人”,并用社会生活的道理,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二)捕捉教材含义,以“本”激趣

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不乏生动、有趣之处,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的趣味含义,指示方法,精心点拨,循循善诱,以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激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ay》时,学生会接触到问路的一些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B部分和C部分的图片,知道如“turn left”“turn right”“at the first crossing”等词组的表达;也可以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家到学校的地图并能在课上运用所学的知識进行操练。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能把知识学得更加灵活,并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地运用起来。

(三)设计课外活动,以“赛”激趣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充满朝气、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各种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一个单元的开始,我们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制简易教具”或“搜索相关资料”等比赛,并给予优胜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会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自己而认真地自学本单元的内容,并尽量做得最好。

未来社会是实施“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年轻的一代要真正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竞争的考验,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从容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是促进和加速了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