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2018-03-22何发胜
摘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既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本质要求,还是助推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质的探讨,从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厚植创新创业根基、发挥教学科研合力、搭建协调创新平台六个方面,提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发展任务,提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各高等院校为了顺应这一改革发展大潮流,纷纷出台了改革措施,其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引入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有喜有忧,从目前的发展形势和现状来看,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短板和薄弱环节,如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欠缺与不足,现已成为了影响其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刻不容缓,必须通盘考虑,综合施策,加快推行,为其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新时代,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如何号准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加快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眼前不可小觑,必须高度重视,加快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当前正在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病因,那就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较弱,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水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团队,对提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重用。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对症下药,猛药去疴,切实解决当前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弱的顽疾,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团队,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
(二)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本质要求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多方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主角,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甚至我们可以肯定的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高低。”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想方设法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将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巧妙的利用各种方法引领大学生自觉将各种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内化心,激情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指导他们付诸于实践,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三)是助推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是不可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样,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高校教师具备丰富、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综合实践能力,来全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真抓实干,高校才能实现培养目标,优质高效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要主动更新和完善自身知识以及职业能力结构,苦练自身内功、夯实理论根基,融会贯通,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去,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提升“双一流”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质
(一)夯实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根基
创新创业教育是多学科相互融合交织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并且还要求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深度融合,充分体现各学科的交融与优化整合。目前,中国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普遍十分匮乏,且来源单一、理论根基差、综合质量不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拉郎配”的辅导员、行政兼职人员或其他专任教师充任,这样组成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团队,是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弊端较多,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背景、能力素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开拓创新能力,自觉夯实创新创业理论根基。
(二)积累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显著特征。“双一流”建设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不僅具有渊博的学识水平,还有超强的创新开拓能力,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复杂环境的生存发展需求,这就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平时要刻意注重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磨炼。高校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素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与水平。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师,能有效帮助并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学生走弯路。
(三)具备良好心理沟通疏导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并非坦途,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成功者,就必然会有失败者,如何帮助其正确面对失败,引导其出失败阴影,使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由于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又较差,不能正确面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失败,如果没有人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有效的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勇于创新。
(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手段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高校教师必须苦练内功,必须打破常规,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手段。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们要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行多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积极探索“开方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来引领学生,触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顺利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1]
(五)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把控能力
面对如火如荼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更加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对成功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地位与作用,就对高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把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把控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当其冲要提高自身对学生的管控能力, 游刃有余的控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有序、规范。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助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树立科学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打破过去的旧传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传道受业解惑”层面,同时还要勇于推陈出新,建立以“引領启发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主渠道,来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科学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人本主义理念,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施策,分类施教,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社会担当意识和创业责任感的同时,要积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潜能,帮助大学生成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助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牢固树立全校上下一盘棋思想,专门成立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协调机构,统筹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从顶层设计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如通过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来统筹整合调动利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引入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选派创新创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学习、深入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同时积极鼓励并支持高校教师参与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积累实践经验。积极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制精细化的培养计划和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从而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的高校创新创业专业教师培养长效机制。
(三)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教育内生动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激励机制。首先要明确教师工作职责。根据岗位设置要求,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内容,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学习培训制度,规定教师每年必须接受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同时还要深入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等。其次要量化考核标准,要针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起到正面的引领作用,同时又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要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全过程把控,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质量。最后,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不能教的好教的坏都一样,搞平均主义。[2]对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如在职称评定、职务职级晋升、薪酬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对不好的要及时进行干预,限期整改,我们可以通过传帮带,帮助其改正、迅速成长,对如通过整改还是不能胜任创新创业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要及时调离。
(四)厚植创新创业根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师教师普遍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根基和实践经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严重影响并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快车道发展的进程。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要千方百计来弥补先天不足,通过勤奋学习,苦练内功,来不断筑牢夯实自己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根基。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深入企业行业开展挂职锻炼或到岗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身先示范自主创新创业,用自身的切身经历来现身说法,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发挥教学科研合力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做支撑,这是严重影响当前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短板。要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深入研究,没有深厚的理论科学研究基础做支撑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能是无土之木,无水之鱼,根本无法实现,达到预期目标。[3]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合力,要积极创造条件,把教师吸引到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中去,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领域难点热点问题分析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做到教研相长,在科研中促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六)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教师队伍协同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的协调创新能力相对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先天原因造成的,由于当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身份、年龄、背景多种多样,成分比较复杂,往往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以及学历层次,导致同一个学校的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能力水平差别较大,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师资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另一个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普遍缺乏协调创新平台资源,绝大多数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有平台资源的很多也是单打独干,一盘散沙,没有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协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关键点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创新”。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千方百计,充分合理利用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高校自身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搭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协同创新平台,强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创新创业教师的交流与协同,力求合作与创新,发挥师资团队的集群效益和合力优势,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协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庞昊.王丽燕、蒋丽凯.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研究---基于辽宁省若干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2):60-65.
[2]陈广正.“双创”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7(6):141-144.
[3]陈学军.周益发.邓卫权.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设体系建构[J].职教论坛,2017(11):29-35.
作者简介:何发胜(1983— ),男,汉,湖南岳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科学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7C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