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篮球“跳投”技术与训练研究
2018-03-22田中平
田中平
摘要:跳投技术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篮球“跳投”技术与训练,随后探讨了篮球跳投技术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跳投技术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篮球训练;“跳投”技术
引言:跳投技术是篮球比赛中的常投篮技术,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观赏性,是篮球竞赛的关键点。在中小学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跳投技术的技术关键点分析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肢体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促进其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中小学篮球“跳投”技术与训练
(一)持球下蹲
持球下蹲是篮球“跳投”的基本知识,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身体姿态,强调膝关节的角度,在下蹲过程中,保持两脚平行或前后开立与肩膀同宽,肘关节把球持于大腿外侧,双膝微屈呈135°。与此同时,还用注重正持球和侧持球的区别,依据学生的肢体动作协调性和流畅性,把握持球的节奏,从徒手下蹲练习逐步过渡到自抛自接持球下蹲练习,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持球下蹲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方案的针对性。
(二)蹬地引球
蹬地引球环节是指通过屈膝、伸髋以及脚趾乏力,以腰部力量为支点的爆发习性肌肉用力过程,分解此动作时,教师要利用亲身示范或者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身体姿态的重要性,使其时刻保持头部正直,将身体重心落于两脚掌的重点,强化原地纵跳双手摸篮板选林,提高中小学学生摆臂与蹬地的同时同向和速率一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落实对中小学的体能训练,加强负重直腿跳、立定跳、负重深蹲跳、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拉伸其韧带,提高腰部、腿部和手臂的爆发力,以调高学生肢体动作的流畅性。
(三)腾空
腾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蹬地和摆臂为动力,利用腰部力量和头部在保障身体重心稳定中的作用,保持头部的直立姿势,调整分配四肢张力,使身体动作能够在空中保持优美的姿态,从而有效提高身体的平衡性,为投篮姿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训练此动作要领时,要注重调整呼吸和心态,小腹微收,手臂与地面平行,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最大限度的伸展动作,克服团身现象。与此同时,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应用滞空跳绳法,引导学生克服重力作用,提高起跳速度、延长滞空时间,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四)出手
出手是篮球“跳投”技术的关键环节,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肌肉和感官,提高对距离、力度以及弧度的精确计算,对立体视觉、指腹感觉以及手腕的柔韧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中小学的篮球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拨球时刻学生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保障身体重力、球体重力、蹬力惯性、拨球手上摆之间的协调性,强化远距离投篮,促提高学生对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关节的控制能力,提升视觉系统的判断和计算能力,并在实战的过程中增强其自信心和投篮意识。在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柔韧性训练,利用被拉手腕以及双手被拉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手腕的柔韧性[1]。
(五)落地缓冲
落地缓冲对于保障机体健康,提高篮球动作的流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出手后,调整自身重心,通过及时的收腹和屈膝等动作,还原身体状态;落地时,尽量双脚同时着地,用前脚掌进行重力缓冲,以有效保护身体肌肉和神经的健康性,防治受伤。与此同时,在落地之后,中小学教师指导学生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时刻处于篮球运动状态,认真观察篮球场上的动态发展变化,从而为下一次的进攻或放手做好准备。在此环节的训练过程中,要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开展丰富的实战竞赛练习,提高学生进攻和防守 的积极性,促进其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
二、篮球跳投技术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一)过度追求滞空,出手时机滞后
跳投技术在篮球竞赛中最大的作用在于出其不意,能够精准的把握最佳时机使身体滞留于最高点进行有效投篮,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和观赏性。中小学生在学习该技术时,受制于自身“自我中心性”的心理特征,会过度的追求滞空时间,导致出手时机的滞后,不能在身体达到的最高点时及时出手,投篮命中率降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内化滞空时间的概念和意义,帮助其准确的把握出手时机,并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数量掌握相应的动作关键点,从而有效提高投篮命中率。
(二)手脚配合不协调,投篮无力
跳投技术的应用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脚协调性,但是在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在接到球之后才开始起跳,难以同步调动手臂和腿部机头,导致投篮时手中无力,导致出手后篮球不沾板、不沾筐也不沾网。另外,由于中小学生的神经灵活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在篮球训练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由于过于集中的关注手部动作,而忽略了身体的其他动作,导致起跳无力,甚至出现下肢合并的现象,造成身体腾空的高度有限,落地时重心不稳,引发运动性创伤,是中小学生在练习篮球“跳投技术”最典型的错误。针对这一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腿部和腰腹训练,增加徒手跳投动作的联系频率,在持球练习中,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让学者在相互指导、相互纠正和通過练习的过程中,体会由下至上的发力感觉,保持力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消除起跳时的双腿合并习惯。
(四)出手后的手形问题
跳投技术是一种动态的投篮技术,是对原地投篮技术的升级,两者的出手动作是一致的,要求运动员在出手前的最后动作为顶肘和拨腕,出手后,手指和手腕的动作要保持协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未完全掌握原地投篮技术的时候,就好高骛远的练习跳投技术,导致其出手后的手型处在严重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手脚的协调性和投篮时机的精准性。针对这一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手部动作的指导和点拨,保持让学生坐于地上进行持球投篮练习,强化学生的抬肘、抖腕、拨球等动作,保持手部动作的自然伸张,明确最佳的投篮时机。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身渗透,缓解学生的浮躁、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作用[2]。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实际训练和竞技比赛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的真实的竞技对抗中,增强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对技能掌握的熟练度和灵活度。
参考文献:
[1]吴丽芬,张优强. 篮球运动中急停跳投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散文百家,2018(04):251
[2]刘梦辰,马峰跃. 篮球运动中急停跳投的动作要点及训练方法研究[J]. 戏剧之家,2018(0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