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活化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启示
2018-03-22程小燕
程小燕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开设的德育课,本文从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德育的目的进行探讨。借鉴德育生活化的观点,探讨现代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应怎样转变。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政课教学
在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大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中,无时无刻不在贯穿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主要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三个生活领域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内容涵盖的领域广泛,全面包含了各种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如何在这宽泛的内容中把握重点内容;对教材中在不同章节中重复出现内容的处理,如在人生观中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如何让教材中略显空洞的内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首先想到德育目的。德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进行道德教育呢?关于德育目的,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有如下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德育在本质上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性,德育目标应适应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当代中国社会的德育要体现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和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认为生活是德育的目的,强调德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使学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德育要服务于生活的目的。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以生活为根基,从生活出发,不能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在动态的生活中展开,并回到生活中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道德实践,认为学习道德理论并不能实现德育的目的,要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进行德育。三是德育的目的在于对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是最高价值。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人和发展人。德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资源,德育为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了普遍性的价值坐标,德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种人生理想境界。四是认为教育蕴涵着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教育要关注人类永恒的主题,即人的幸福,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就是帮助大学生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高校生活化德育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引导大学生洞察生活,感悟生活,去体验幸福;引导大学生努力奋斗,去创造幸福。五是德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德育要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高校德育要重视现代人格的塑造,现代人格是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心理状态。
以上各种观点从德育的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德育不同方面的本质和特点,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认真思考和探索。传统的德育目的观点强调德育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强调德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强调德育的意识形态性,无疑具有真理性,是必须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然而在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长期以来,德育目标理想化,忽视学生的层次性,接受能力以及思想觉悟的差异性,造成德育目标和学生思想现状的巨大差距。德育内容宽泛,涉及的领域广而不具体,有的教学内容空洞,难以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对相关内容不感兴趣。把美德当成知识进行灌输,学生具有了道德知识,却未必有道德情感,信奉和践行道德观念。正是在认识到以上种种问题的基础上,学术界逐渐提出德育生活化的观点。德育生活化传承了杜威和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思想。杜威推崇“教育即生活”,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生活化就是要关注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感性的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实践哲学的人文关怀,在生活中去找寻道德的本意,如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人自我实现的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虽然德育生活化的观点也受到了置疑,但它的提出对于解决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有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今天的德育提出了挑战。首先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交往日益加深,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对此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参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立足本土文化,合理地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克服本土文化的消极因素,构建我们的文化价值体系。而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观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存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義的消极思想泛滥,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克服现代社会的消极思想,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对接。其次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从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信息量大,来源广泛。其中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积极健康信息与消极颓废信息鱼龙混杂,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人们的交往方式来看,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人们的交往呈现出开放、平等、互动、广泛参与的特征。个体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同时,传统的家庭、学校权威消解,道德规范弱化。
面对当今的德育困境和挑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适应新环境,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注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德育课堂往往是教师主讲,灌输道德知识,学生很少参与,这样的方式没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空洞的道德知识,却并没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违背了道德生成的规律,也难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将道德观念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丰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教师权威本身就面临消解的危险,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德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采用平等、民主、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不是把学生当成道德的容器,而是引导其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中去选择,培养其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从教学内容上,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应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针对其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引导其积极主动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过上幸福充实的大学生活。如引导学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如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面临的人际交往的问题,怎样看待人生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怎样处理家庭关系、同学关系、恋爱关系。如大学生中有不少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如大学生很多时间生活在网络生活中,围绕网络生活,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明辨是非,慎独自律,过健康有益身心的网络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具有德育价值的事件,从身边的小事去引导学生。从教学方式上,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中,由单向式教学向师生互动式教学转变,注重师生双方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之间相互质疑,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内安排讨论、演讲等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团从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让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作社会调查,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等,访问英雄模范人物,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总之,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德育贴近生活,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海生,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对当下德育教育的启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
[2]陈玉祥,德育生活化目标的人本解析,现代大学教育,2010.5.
[3]徐红波、侯文华,德育生活化与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塑造,教育探索 2010.3.
[4]陈桂香、顾爱萍、张文海,中国青年研究,2012.12.
[5]李祖平,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研究 理论月刊2009.11.
[6]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道德与文明,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