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
2018-03-22马银霞
摘 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管理方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特别是从自身多年工作实际出发,在简要分析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基础上,就如何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旨在为小学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强化班级管理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创新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属于独生子女,因而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性,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只有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小学班主任都能够较好地履行班级管理的工作职责,而且也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但仍然有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方法方面不重视创新,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需要引起小学班主任的重视,积极探索创新性的班级管理方法,最大限度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一、 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开展班级管理是其重要的职责,但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方法创新,特别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真正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因而加强班级管理方法创新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班级管理方法创新,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具有效能性,但当前有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方法,说教式、灌输式、惩戒式的方法用的相对较多,导致小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很多小学班主任对此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方法缺乏创新,需要引起小学班主任的高度重视,通过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效能;另一方面,通过班级管理方法创新,能够推动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新的环境下,应当更加重视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进而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形成“全员管理”模式,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既可以自我管理,同时也可以进行相互监督,班级管理工作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 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的有效路径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同时也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努力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主体性和务实性。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要想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性。
一是更加重视柔性管理。“立德树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目标,对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目标,积极创新能够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班级管理方法,更加重视柔性管理。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尽管应当强调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但也要通过情感、激励等方式强化“柔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比如我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按照学校的要求加强制度化管理之外,还高度重视柔性管理,切实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通过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通过采取更具有激励性的管理方法,使小学生深刻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能够遵守班级管理制度,这应当成为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方面,小学班主任应当进行实践和探索。
二是更加重视学生作用。对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在创新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强制化等管理方法,更加重视学生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应当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意识,采取各种形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这将有利于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营造良好班级环境、共同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比如我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了班委之外,我每天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协助班长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生都十分乐于参与其中,并且在班级管理方面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三是更加重视教育引导。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要求学生执行班级管理制度之外,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要通过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与互动,让小学生能够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我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除了与一些学生在课后进行专门沟通、加强教育和引导之外,还通过开展班会、座谈会、互动会等形式,让小学生共同研究和落实班级管理制度,由于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来,并且将小学生的想法都融入到班级管理制度中,小学生都十分乐于奠定班级管理制度,而且相互之间还进行监督,使班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还高度重视对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小学生人文精神和自律意识的引导,小学生都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大家庭,共同维护班级的和谐秩序。
综上所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职责,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班级环境的重要措施,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要在更加重视柔性管理、更加重视学生作用、更加重视教育引导“三个更加”方面狠下功夫,切实通过创新性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不仅要使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也要通过小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彭财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7,(30):268-269.
[2]李甚佳.小学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7,6(18):31-32.
[3]赵小平.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186.
[4]仝建強.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05):83.
[5]刘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5,(01):201.
作者简介:
马银霞,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