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微课案例浅论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22毛雪花
摘要: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实践案例,阐述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化解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入了中学课堂。微课是根据中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认知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而制作,时间一般控制在5到10分钟,相对于我们平时40分钟或45分钟一节课来说,它是一堂课的一个片段。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而制作,所以内容比较精简,它是整个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也是该课的精华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微课”一般是指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教学视频或音频,同时还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课件、史料素材、教学反思、课堂练习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在中学历史课中,微课在一堂课所占的时间只有约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如果利用充分,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大大提升。笔者就微课创作实践,谈谈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
一、 微课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微课可将原本需要教学语言进行讲授的知识内容,转为整合图片、音视频、文字等为一體的教学视频,使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内容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人教版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时,其中的第二、三子目分别讲述的是“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由于甲骨文书写复杂,与现代汉字相差甚远,难以辨认,课本上也都是长篇的文字介绍,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将这两个子目的内容合并在一起,制作了一个微课。在微课中,先播放一段截自纪录片《万象天书》中的五分钟左右的视频,视频中生动介绍了甲骨文出现的时代、发现过程、造字特点等内容,学生观看得津津有味,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在微课中,当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还将一些比较简单的字,如“日”、“明”、“火”、“水”等字用甲骨文写出来,并让学生们猜出是什么字,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他们也就能轻松掌握了。
二、 微课能化解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在讲述人教版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笔者将第二子目“开通大运河”制作了微课。“开通大运河”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以及“大运河开通后具有什么重要作用”。教材上的文字内容很少,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故制作了微课。在微课中,以笔者自己手绘“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展开。从北往南先绘出基本形状,并标出三个点,边绘边讲解。“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在图中标出大运河四段的位置,写出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它们从北往南分别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在一起。”在图中分别标注出五条河流。“从图中我们能看到,大运河纵贯南北,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通过制作的这个微课,笔者把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开通的目的以及所起的作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化解了重点、难点。
三、 微课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都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好的,是针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分解,是教师单向的讲授,没有和学生的互动,里面也会加入很多课本没有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是需要自主获取信息。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时,关于如何评价秦始皇,笔者制作了微课。微课是这样的:先将秦始皇所作的主要贡献和他的暴行罗列出来;接着呈现一些史学家或学者对秦始皇不同评价的材料。微课最后,提出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学生很容易会借助微课中学到的知识,结合课本内容寻求支撑,加上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甚至课后在网上找了很多有关秦始皇的知识来印证、探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这种利用微课有指向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微课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炼、直观形象。从内容来看,涉及课程内容少,耗时短,但同时具备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等结合在一起的要求,事实上是一个短小的教学设计。从制作的方法来看,可以用专门的软件,或者利用PPT,还可以利用手机来拍摄制作,这些方法具有简单易学、上手容易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微课创作的过程也是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另外微课主题的选取都是围绕一课的重难点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内容,寻找素材,分解难点,创设方法,那么教师对知识的把握能力、整合能力、渗透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时,笔者在讲解第一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时制作了《黄海海战》的微课。为了制作好这节微课,笔者翻阅了许多文献,如张弘的《皇权专制的黄昏》(载《经济观察报》,2014-04-07),聂慧丽的《黄海海战结局再认识》(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张煌的《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载《光明日报》2014-04-16)等资料,客观分析了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对黄海海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微课因其短小精炼、主题突出等特点越来越受教师们的欢迎,正因如此,它也逐渐被引入现代的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魅力。但是,微课中所呈现的毕竟只是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和尺度,使其能够很好地嵌入教学设计中,能够很好地突破重难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作者简介:毛雪花,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葛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