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有效策略探讨
2018-03-22陆银松
摘要:足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之大、开展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是有目共睹的,足球是全世界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是举世公认的第一大运动项目。中小学生(青少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国未来足球运动发展的寄托和希望,青少年更是中国足球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要想推动中国成为足球强国,引入校园足球,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让青少年都能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积极参与其中,强身健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故此,文章将围绕以下几点加以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
中小学校是足球运动推广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提升。结合校园足球开展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足球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形式多样的足球运动的开展也更能提高校园足球竞赛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为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竞赛的健康发展,为增强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之意识做好充分准备。
一、 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讲座培训来转变家长以及学生认为参加足球运动必然就会影响成绩的错误想法,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同学们的成绩,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进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努力地让学生们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加快校园足球的发展。
二、 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是老师和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办学品位的重要平台
校园足球文化的开展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都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通过足球运动达到强身健体之作用。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也能让众多家长了解到足球活动的突出作用。足球运动对孩子们的思维转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期坚持足球运动还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识与教育,在运动中锻炼自我,在运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在比赛中还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加强合作精神,在比赛中还能让学生学会拼搏,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足球赛事的选优淘劣及竞赛活动中的跌宕起伏对培育中小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失败的良好心理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与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及时知晓自身的不足,汲取好的方法与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为推动校园足球文化的完善和谐健康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三、 体育部门要仔细完善比赛管理系统
为推动中小学校足球运动的有效开展,体育部门要积极帮助中小学校,富有成果地扶持推广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有目的有步骤地扩大校园足球的队伍。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切实做好足球竞赛的一些直接管理、竞赛的培训等,要强调健康、公平及快乐的竞争体验,严禁赛事中的一切弄虚作假。在现有校园足球比赛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校园青少年足球活动的管理系统,要及时改变培养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意思就是要認真地选择学校内一些优秀的足球苗子到一些足球学校进行强化训练。作为中小学的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应积极地为中小学足球运动进行相关指导,逐步建起一种可健康发展的体制,真正为中小学生提供一种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就当下而言,中小学校园足球、足球联赛以及国家级足球队,这是国家足球的三大主要平台,其中中小学校园足球是基石。在这三个平台中,我们不仅要在各平台上逐步完善管理培训。同时,还要有力地加强这三个平台之间的相互帮助和联系。
四、 增强对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正确舆论导向
增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提升农村校园足球运动的影响力。青少年足球教学单位也要积极与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加强合作,加强舆论引导对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健康持续开展发挥着重要意义,媒体也要对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进行健康持续地报道,比如,列举一些比较成功的事例或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全面推进中小学足球运动,形成良好的各界舆论导向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作为教育者,要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努力完善不足的地方,建立健全农村学校足球运动常态化、制度化,促使其健康和谐有序发展,使农村中小学校足球运动都能在国家高度重视以及阳光体育活动的号召下,真正发挥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任,为发掘、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做好奠基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廷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8).
[2]刘坤.“校园足球活动”背景下江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2014(10):37-37.
[3]陈志远.中学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214-215.
[4]梁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1).
作者简介:陆银松,二级教师,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张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