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03-22邹建平
摘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贯穿于数学课堂的两大任务。如何设计好问题,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以及培养数学能力等都十分重要,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问题;数学课堂;课堂有效性
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各种形式的问题,为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创设机会,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设计合理的问题,能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氛围中,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让数学课堂更有效、更高效。
一、 创设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入,能使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到最大限度地调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动力,激活学生最佳状态的智力活动,能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解题的策略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符合学生起点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既富有情趣又有实效性的问题引入,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愉悦。
例如,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新授时,设计如下的问题引入课题,能促使学生带着十分好奇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加以解决。
如图,点A、B、C表示新建的三个居民小区,现要求建一所学校,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请画出表示这所学校的点P。
二、 利用典型问题,理解知识要点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听听都知道,做起来不知从哪开始,碰到具体问题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课堂中需要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训练中帮助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典型问题,把散乱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完整的理解知识要点。
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的性质时,有这样一个公式:a2=|a|。而学生在使用这个公式时,往往会忽视绝对值。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公式,教学中可以恰当设计这样一道反例的题目,帮助学生牢固、准确掌握公式。
例下面的解答正确吗?若有错误请改正。
先化简再求值:a2-1a-1-a2-2a+1a2-a,其中a=12+3。
解:a2-1a-1-a2-2a+1a2-a=(a+1)(a-1)a-1-(a-1)2a(a-1)=a+1-a-1a(a-1)=a+1-1a,
当a=12+3=2-3时,原式=2-3+1-(2+3)=1-23。
分析思考后,不少学生认为是以上解答是正确的。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关注过程中(a-1)2的化简结果,而单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能发现其结果应该是|a-1|,当a=2-3时,a-1<0,再利用绝对值的化简方法,可得|a-1|=1-a,从而求出其正确的答案为5。
提出这样一个反例,能让学生认清在解题中必须严格按照公式进行化简,让公式的运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公式、如何正确运用公式十分有益。
三、 设计分层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事实上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避免无效问题是教学中必须要加以重视的一个环节。结合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对各类学生设计相应层次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以问题的转化为主线,将问题不断由复杂转化为简单,分层提出问题,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教学“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待定系数法,可以分层设计以下问题:
1. 确定下面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1)图象经过点(1,-1),且與直线y=-2x+5平行;
(2)图象和直线y=-3x+2相交于y轴上同一点,且经过点(2,-3)。
2. 已知一次函数y=kx+b过点(-3,5),且它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和直线y=-32x+3与x轴的交点关于y轴对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 已知点A(-1,-2)和点B(4,2),若点C的坐标为(1,m),问:当m为多少时,AC+BC有最小值?
问题1是针对所有同学设计的,需要人人掌握,是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方法;
问题2需要综合利用对称性来解决,是新旧知识的联系;
问题3是一个拓展延伸的问题,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
四、 应用生活问题,帮助巩固记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很多的。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很多数学问题又来自于生活,两者相互交叉。因此,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对这类来自于生活的问题,关键是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作者简介:邹建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