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2018-03-22陈燕卞文萍
陈燕 卞文萍
[摘要]目的针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患者,观察基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方法的诊疗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分娩后6-8周复诊的产妇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专业医师指导其自行在家做Kegel操,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试验组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治疗。两组均于3个月后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通过患者治疗前后Ⅰ类、Ⅱ类纤维肌力改善情况,评价两种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评测盆底肌力,试验组样本达到Ⅳ或Ⅳ以上的患者有89%,对照组样本只有50%。对患者盆底肌肉张力评分各等级数据做RIDIT统计分析,得到试验组的肌肉张力评分均值(R试验组=0.589586)与对照组的肌肉张力评分均值(R对照组=0.391554),其结果经过独立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3,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妇分娩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治疗,相比传统的Kegel操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缓解疲劳度。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153-03
当前研究表明,妊娠及分娩将会对患者盆底肌力有较大损伤,这些损失被认为是导致妇女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直接原因。具体损伤包括妊娠及分娩过程导致的盆底肌肉、韧带、筋膜的机械性损伤,临产和分娩导致的盆腔器官、盆底组织、膀胱和直肠肛门神经损伤以及分娩引起的盆底肌肉组织被纤维组织替代等。这些损伤会直接导致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或者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因此,建议产妇产后早期(6~8周)及时的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诊断与康复治疗。当前,产科主要是使用物理疗法对盆底肌肉进行刺激,实现盆底肌肉功能康复训练,这些方法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该研究将对产后早期筛查出的肌力较弱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以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的产妇数据,对比采用盆底肌训练法康复训练的产妇,评价两组在肌力恢复方面的不同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产后6~8周复诊并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21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满足19~40岁之间,平均(28.09±3.08)岁,身高150-175cm,孕周37~42周(258~293d),新生儿体重范围2.50-4.00kg。其中,会阴保护者49例,平均年龄(27.90±2.80)岁;会阴侧切者86例,平均年龄(28.16±3.28)岁,剖宫产者44例,平均年龄(27.56±3.13)岁;产中转剖宫产者31例,平均年龄(28.93±2.95)岁。排除标准:产妇有器质性疾病,病理性妊娠等情况者;新生儿为低体重儿、巨大儿、臀位、双胎或多胎者等。
1.2方法
产后42d,恶露干净后对产妇盆底肌功能评估,随机将210例样本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115例),一组为观察组(95例)。观察组按照专业医师指导其自行在家做Kegel操,进行常规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试验组除按照完成基本的Kegel操盆底康复训练外.还需根据盆底肌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基于生物反馈的电刺激康复治疗。
其中,试验组建议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法与盆底肌训练法同时进行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盆底肌评估结果建议患者完成2-3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每周至少5次,每次治疗15min,在生物反馈的基础上,通过植入电极刺激尿道括约肌收缩.通过生物反馈指导患者主动收缩,按照刺激与反馈轮流进行,并建议患者在家完成Kegel操锻炼。
1.3评价标准
以产妇盆底肌肉强度作为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由Laycock的Oxford骨盆底肌肉张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主要指标为肌肉收缩力量和收缩持续时间,以次数和时间分别对Ⅱ类肌肉纤维和Ⅰ类肌肉纤维评分.收缩质量由专业医生主观诊断。Ⅰ类肌肉纤维收缩时间诊断标准,0级维持Os;Ⅰ级维持1s;Ⅱ级收缩2s;Ⅲ级维持3s;Ⅳ级维持4s;Ⅴ级维持5s或以上。Ⅱ类肌肉纤维通过6s内以最大力和最快速度收缩和发送阴道次数作为标准,0级次数为0,Ⅰ级次数为1,Ⅱ级次数为2,Ⅲ级次数为3,Ⅳ级次数为4,Ⅴ级次数≥5。各级对应的收缩质量分别是:0级无任何收缩,Ⅰ级可以感觉到颤动,Ⅱ级不完全收缩,Ⅲ级完全收缩没有对抗,Ⅳ级完全收缩,具有轻微对抗,Ⅴ级完全收缩,具有持续对抗。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分析,使用RIDIT方法对统计结果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盆底肌力数据
两组均在产后6个月进行评定,均由同一位专业医生完成。两组均比治疗前盆底肌力有明显提高,见表1。
2.2数据分析
由于关于肌力信号是个等级资料,为了研究两种治疗效果获得分级是否有差别,并不适用x2检验判断。因此,对结论数据做RIDIT(Relativetoanidentifieddis.tributionintegraltransformation)分析,以合并組例数加权计算得到R,作为标准组各等级的RIDIT值,然后计算两组平均RIDIT值及合并方差,做统计学检验,如表2。R试验组=0.589586,R对照组=0.391554,做方差等效性F检验(P<0.05)可以认为是方差不相等两组样本;做两样本独立t检验,t=5.423,双侧显著性P<0.05,即两组评分均值不相等的概率超过95%,可以认为试验组的肌肉肌力评分均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上述表显示,完成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肌肉收缩持续时间、Ⅰ类肌纤维强度、Ⅱ类肌纤维强度在治疗强度所有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结果经过假设检验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盆底功能重度障碍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几种分娩方式都会对盆底肌力产生影响,如会阴保护和会阴侧切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并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会阴保护和会阴侧切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大于剖宫产,但是剖宫产也会导致盆底损伤,即产妇会出现肌静息状态下的肌紧张,因此,剖宫产产妇也需要在早期做盆底功能筛查和康复训练。
传统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疗法通过患者进行有意识、有节律的盆底收缩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微循环及肌群功能取得一定疗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于治疗患者产后早期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下降有较好效果。通过检测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情况和肌纤维受损类型,结合评估结果及临床表现等,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生物反馈的结果,指导患者主动收缩与不同的频率、脉宽、能量的电刺激相结合,实现盆底肌群主被动收缩运动,通过持续锻炼实现神经与肌肉的功能康复,从而使整个盆底肌群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过屏幕上的生物反馈信号,自我学习修正盆底肌肉收缩,达到锻炼目的,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文献,将305例病例分成5组,使用3个二联组,1个三联组,1個对照组认为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及生物反馈3种康复锻炼方式,4组试验组均不到10%发生产后尿失禁,对照组有22.95%发生尿失禁,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在降低肌肉疲劳度,提高性生活质量都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对于当前常用的盆底肌肉锻炼法与生物联合电刺激法之间的疗效文献并无对比。文献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角度分析了102例样本分别使用盆底肌肉锻炼法与生物联合电刺激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认为生物联合电刺激法治疗效果优于盆底肌肉锻炼法,但是对于已经出现了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盆底肌肉缺少定量化的诊断。该文按照盆底肌力6个等级对两种康复方案做了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样本均已恢复到Ⅱ级以上肌力,试验组肌力等级恢复到Ⅳ级以上患者占总体89%,而对照组只有50%,通过对两组数据的R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得到R试验组>R对照组,P=-0<0.05,即试验组在各等级肌力均是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作为一种经济、无创、简单的盆底康复疗法,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收稿日期:201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