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3-22刘雅君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将以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为例,探究其改革的必要性,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给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一、 引言
作为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学科,机械制图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机械实践能力。良好的制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机械设计,实现自身设计理念良好表达,因此加强学生制图能力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很多高职院校都提高了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中,由于一些传统教学因素的存在,机械制图教学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如何促进机械制图教学良好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下很多高职院校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 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这门学科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多进行实践训练才能够充分地掌握,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教学还存在非常大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机械能力提升要求,其中具体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在高职院校教师对于《机械制图》教学,都是在强调制图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制图方法,而对于学生识图能力却没有进行相应训练。第二,现在高职教师对物体的投影都是从点、线、面的投影开始进行教学,这种违背具体到抽象的教学也给学生在制图方面理解带来了很大障碍。第三,现在的制图教学与社会就业实际联系不密切,没有与企业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现在机械制图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制图应用能力提升,给学生未来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 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机械制图教学良好效果,现在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实际中,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培养目标进行良好定位,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转变。目前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是将零部件识别、测绘和测量等课程分散到不同的课程中。在课程教学方面也更多都是以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内容优化。首先,对原先的工作任务教学进行转变,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以机械零部件测绘引导学生进行制图学习,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对学生展开递进式教学,即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分解,规划好每个学习阶段学习任务,保证学生良好的制图学习。其次,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对于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少的制图知识进行相应的删除和优化,加强课程体系联系程度。
2.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
教师作为学生制图知识学习重要引导者,对于学生制图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在教学组织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和集中有机结合的教学,通过分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进行学习合作与交流,实现教学任务良好完成。其次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师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图训练,提高其在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帮助其更好解决制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比如在对零件进行测量时,老师可以先进行一遍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进行相应拓展,让其测量其他的一些零件等。
3. 加强教学资源改革
除了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资源改革。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当下社会岗位对于机械人才要求进行相应的教材编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目的,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工艺、新技术,以及一些典型产品进行相应编写。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教师应该对辅助教材、网络课程等进行相应总结和借鉴,从中找到有利于提升学生制图能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教学工作良好开展。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进行教学变化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应该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删除和改进工程中应用较少的制图知识,加强零部件识别、测绘等课程体系的联系。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对教学观念和行为进行转变,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最后,教师也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结合相应的辅助教材和网络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资源良好利用。
参考文献:
[1]梅洪.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机械制图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6):22-23.
[2]王秋林,黃海玲,朱金波.高职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04):23-24+40.
作者简介:
刘雅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