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因课堂小结而精彩

2018-03-22杨友霞

江西教育B 2018年1期
关键词:所学记忆数学

杨友霞

课堂小结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后继问题,是前后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课堂小结形式应该是动态的、丰富多样的,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小结,让学生在精彩的“谢幕艺术”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方能真正发掘课堂小结的正能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知识梳理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再现,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绪,促进知识记忆。

【案例1】 如在学习完“圆的认识”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小结和复习:

(1)什么是圆的半径和直径?

(2)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3)如何用圆规来画圆?

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课本,把书上的重点词句画出来,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

(4)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怎样?请同学们课后讨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结尾,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又教给了学生归纳小结的方法; 既注重本节学习任务的落实,又注重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知识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知识结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前后呼应式

为了突出和体现一堂课的整体美、和谐美,导入和小结时常遥相呼应,促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数学课上,我们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结尾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疑虑,解决悬念问题。这样的结尾方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首尾呼应,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案例2】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一年过一个生日,而小明同学今年12岁,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讲完新课后,在课的结尾,教师问道:今天我们已学习了年、月、日,大家是否还记得刚上课时老师所提的问题:小明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學生通过充分考虑后回答:小明是闰年2月29日出生的。

在新课结束后,又回到课堂开头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这种首尾呼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三、绘图、表格式

有的数学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强;有的数学内容相互联系,错综复杂。课堂小结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纵横对比和系统整理,把握知识规律的实质。如果课堂小结时把内容分类整理后用列表或绘图的方式来呈现,会使学生学起来感觉到有条理,有规则可依。

【案例3】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以按面、棱、顶点的次序,归纳总结成下表:

[形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

上述采用图示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有利于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且通过前后对比,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要点,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四、口诀概括式

把重点教学内容精心编制成诗歌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的小结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牢固记忆、迅速掌握知识,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小结方法。

【案例4】学生在学习“多位数读法”时经常读错数,为此教师可编制多位数读法口诀:读数之前先分级,然后再从高位起,亿级按照个级读,读完别忘加亿字,万级末尾加读万,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课堂上有些内容除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逻辑记忆”外,还要培养学生进行“趣味记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记忆的内容不至于乏味枯燥。因此课堂小结时可以把所教的内容概括成几个押韵的词或短句,使学生既感到有趣明了,又好懂好记。

五、悬念伏笔式

一般情况下,课堂小结是给一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其实最好是画一个省略号,课堂小结时可以有意留下一个“尾巴”,提出一个承上启下的问题。课虽尽但意未尽,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引起他们探讨“未尽”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案例5】在学习“认识厘米”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小结:

(1) 1厘米有多长?

(2)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4)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厘米来作单位进行测量呢?

这样既小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小学数学的课堂小结也是如此,其方式远不止上述几种。同一堂课的课堂小结,可能同时用几种方式,只要我们用心为之,就能够创造出“意未尽,味无穷”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大兴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所学记忆数学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