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立体化图纸可视化

杨 晓 丽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从工程管理的整体视角来看,造价管理占据了突显的地位。近些年以来,城乡各地都在着手构建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上述现状在客观上突显了造价管理的价值所在。然而实质上,造价管理本身包含了多样化的流程与步骤,对此亟待探究全新模式用来健全当前现有的管理流程,确保其符合最根本的造价管理宗旨。BIM技术涉及到创建管理模型,其能够覆盖于全过程的施工与建设。相比而言,BIM模式体现为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实效,对于特定阶段的工程造价能够着手进行减低,同时也从根源上消除了相对较高的工程能耗。如果能够紧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以及BIM技术,那么将会获取更加突显的造价管理成效。

1 BIM的基本技术特征

建筑信息模型也可以称之为BIM,其中涉及到多样化的建筑信息要素,例如建筑物现有的空间信息、建筑原件的总数与性能、地理位置以及几何学等相关要素。因此可见,BIM在根本上呈现了周期性的建筑项目特征,针对全过程的工程建设能够予以精确的呈现。从本质上来讲,BIM技术本身构成了过程与方法,这是由于其紧密结合了建筑信息及其有关的操作流程,进而呈现了多层次的数字信息。具体来讲,BIM能够凭借数字化的手段来整合现有的建筑构件,并且呈现精确度较高的立体多角度图示。与平面性的二维图纸相比,建立于BIM前提下的立体化模型更多关注了多层次的直观实效性。在改变某些特定矢量的状态下,针对当前现有的多幅图都能予以相应的转换,进而呈现了清晰度更高的直观建筑物模型。

因此可以得知,BIM倾向于借助数字化的举措来整合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工程管理等各项关键性的要素,进而全面优化了当前现有的集成管理思路。在模拟真实的同时,BIM的建模手段有助于呈现逼真性更强的全新建模方式,对于潜在性的工程造价风险予以相应的规避。具体在实践中,运用上述的建模措施有助于避免材料浪费或者频繁返工,同时也在根源上防控了管道渗漏以及其他多样化的建筑隐患。这主要是因为,BIM能够鉴别管线的立体化分布现状,针对传统构架的管线布局能够予以显著优化。

2 工程造价管理适用BIM技术的独特优势

首先是模拟性。BIM技术体现为较高水准的模拟性,其并非单纯停留于模拟整个建筑物,而是能够将其延伸至多样化的模拟设计中。因此在设计特定类型的工程项目时,借助BIM手段就可以创建多层次的模拟实验,其中典型为模拟地震逃生以及消防疏散等。通过运用上述的模拟措施,针对某些典型性的建筑物信息就能予以全方位的精确呈现,此项举措有助于优化当前现有的设计流程。

其次是可视性。从目前现状来看,建筑类型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向,在这之中包含了复杂化以及多样性的不同建筑造型。因此在面对上述多样化的建筑模型时,如果单纯凭借直观性的观察那么将会很难得出精准的结论。与之相比,建立于三维图纸前提下的BIM模式有助于突显可视性的特征。在可视化以及立体性图纸的辅助下,针对整体上的施工流程就能着手进行优化,确保其真正能够符合全方位的设计效果。BIM由于具备了可视化的效应,因此同时也将会拥有反馈性与互动性的独特建模优势,确保将可视化渗透至全程性的工程建设(见图1)。

第三是协调性。造价管理本身应当体现协调性,这是由于其覆盖于多样化的相关专业。反之如果欠缺了最根本的协调性,那么整个建筑流程将会呈现偏差。在遇到特定类型的造价监管难题时,多专业的有关人员也要致力于密切配合,对此予以共同的解决。因此可以得知,运用BIM模式就能够紧密结合多样化的专业,进而全面优化了现有的防火分区、暖通布置以及其他类型的建筑物设计,针对某些管线也能予以优化布置。

3 具体的造价管理运用

BIM适用于管理工程造价,此项举措并非局限于二维的常见图纸,而是融入了多层次的矢量化。通常情况下,BIM的建模手段能够致力于全面优化造价流程,借助立体化的措施来监管整个项目造价。在全面实现优化的状态下,应当可以给出精确度更高的结构节点以及综合管线图,针对某些管线配合也能予以妥善解决。在当前状况下,对于多种多样的工程建设都在着手强调其应有的精准性、实时性以及动态性,此种现状突显了适用BIM模式的价值所在。具体而言,BIM与造价管理的全面融合应当包含如下要点。

3.1 运用可视化手段来监管造价

对于可视化手段如果要将其全面融入特定类型的工程建设中,那么将会有助于从源头上优化整个造价监管的流程,针对某些潜在性的弊病与漏洞也能加以全面修补。具体来讲,具备可视化特性的BIM模式突显了立体化的典型特征,针对造价管理也能够将其改造为立体式的。这主要是由于,BIM能够紧密结合初期的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竣工等流程,确保将监管造价的基本理念渗透在上述流程中。

与此同时,BIM本身也包含了多层次的建模信息,进而完美融合了立体图像以及数字化的其他相关信息。针对特定部位的施工节点来讲,运用BIM手段就可以精确呈现其当前现有的造价数额,然后凭借区域选择以及统计筛选的方式来优化当前造价。在查阅有关信息的前提下,借助可视化的途径来提升检索精度,对于整体上的检索效率也能着手加以优化。对于其中的有关专业来讲,各专业人员也能够凭借BIM方式来分享多样化的信息,进而给出了更加精准的设计图纸以及勘验报告,确保从源头入手来优化造价。

3.2 密切监控设计造价

从表层来看,设计造价仅仅占据了5%左右的工程整体造价。然而实质上,工程设计是否具备实效性以及合理性,较大程度关乎综合性的造价消耗,其甚至超出了70%的综合影响。通过适当引入BIM技术,应当可以输出特定类型的造价信息,确保其带有选择性的特征。此外在涉及到图纸会审以及设计交底时,运用BIM手段也能全面整合多样化的专业,其中包含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等,保证了各专业都能够随时进行彼此配合。

例如近些年以来,建筑企业正在尝试引入5D的全新建模方式,其中涉及到碰撞检查的模拟化方式。通过开展多层次的碰撞检查,应当能从立体化的视角着眼来鉴别潜在性的建筑设计弊病,上述措施也有助于全面修补其中漏洞。相比于孤立性的传统造价监管而言,具备立体化特性的5D建模能够缩短查找漏洞消耗的时间,便于实现动态式的精确建模操作,见图2。

3.3 减少施工造价以及竣工造价

建筑施工以及工程竣工不能够欠缺BIM作为辅助,这是由于BIM在根源上杜绝了频繁性的项目返工,因而有助于规避额外造价的出现。在严格把控全过程施工的同时,应当能够妥善约束整体上的施工造价。对于竣工阶段来讲,BIM手段可以用来保留关键性的竣工信息,避免表现为图纸遗失或者资料欠缺等不良现象,确保在根本上优化了结算流程。同时,BIM技术针对有关部门表现出来的扯皮现象以及彼此推诿现象也能予以显著避免。

4 结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知,造价管理涉及到的BIM模式具备突显的适用性,针对传统模式的造价管理水准能够予以全面优化与提升。这是由于,BIM技术更多关注了建模措施,运用可视化的举措来创建信息模型,进而全面协助当前的造价分析。截至目前,针对造价管理适用的BIM模型仍处在改进中,对此有待予以长期性的完善。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BIM技术还将融入全程性的工程建设,确保将现有的工程造价控制于适当范围内。

[1] 袁玉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2(6):1-4.

[2] 李哲宇.探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3(2):1.

[3] 刘宏志,靳书栋,屠庆波等.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9):63-68.

[4] 张天骄.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6):224-225.

猜你喜欢

立体化图纸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看图纸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