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03-22高铁梅
高铁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颅内动脉瘤是较为严重的颅内疾病,瘤体如果发生破裂可能导致蛛网膜或者脑室出血,继而引发患者伤残甚至死亡。颅内动脉瘤患者容易受到血压等血流动力学问题影响,增加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所以在颅内动脉瘤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有重要意义[1]。右美托咪定是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类药物,有镇痛与镇静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可抑制气管插管中出现的心血管反应[2]。本研究观察了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稳定颅内动脉瘤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有效方法。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均经脑血管造影以及MRI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脏器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存在精神系统问题无法配合临床研究者,术前存在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等问题者,长期服用镇静药物以及存在酒精与精神药物依赖者,合并迟缓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动过缓者,存在严重脱水、休克以及电解质紊乱者。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5(52.13±6.88)岁;ASA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体质量(74.38±10.45)kg;手术时间(119.45±13.61)min;麻醉时间(134.18±19.37)min。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1~63(52.66±6.54)岁;ASA分级:Ⅰ级12例,Ⅱ级18例;体质量(73.94±10.05)kg;手术时间(121.17±13.02)min;麻醉时间(136.41±18.84)min。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衡性良好。
1.2麻醉方法 2组患者均在手术前禁食禁饮,在进入手术室之后进行心电图、无创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27,规格:0.2 mg)1 μg/kg在15 min内微量泵泵入,之后给予0.4 μg/kg持续泵入至手术前约40 min停用。然后予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1,规格:5 mg)0.1 mg/kg、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 mg)0.15 mg/kg完成麻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阿曲库铵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微量泵给予0.9%氯化钠溶液,与右美托咪定相同量,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与观察组相同。2组患者的手术麻醉均由同一高年资麻醉师完成。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2 min(t3)、插管后5 min(t4)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计算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值,波动值为各项指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3]。
2 结 果
2.1麻醉诱导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t2时间点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t1时间点(P均<0.05),t3时间点收缩压高于t1时间点(P<0.05),t3、t4时间点收缩压和心率及t3时间点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患者t2时间点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t1时间点(P均<0.05),t3时间点舒张压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5),t3、t4时间点收缩压、心率均高于t1时间点(P均<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组别n心率/(次/min)t1t2t3t4观察组3076.05±10.4568.55±7.38①79.25±10.84②73.75±10.52②对照组3078.06±10.5569.68±7.79①97.28±13.94①95.81±13.65①
注:①与t1时间点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2.2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波动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值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手术大多选择微创手术,可能需要完成股动脉穿刺、颅内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栓塞或者动脉支架植入等操作,过程复杂,麻醉时间相对较长,手术前的准备与操作以及麻醉药物的应用都可能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增加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4],如果手术过程中发生瘤体破裂很可能导致蛛网膜以及脑室出血,严重者还可能直接危及生命安全[5]。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麻醉的要求是需要有效稳定制动,在手术过程中保证充分的镇痛以及镇静,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以稳定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代谢,减少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
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刺激神经节突触前膜上的α2肾上腺素受体表现出活性状态,可抑制神经节前细胞的肾上腺素水平,降低节后交感神经的活性[7-8];其还能够有效提升神经节突触后膜β2肾上腺素受体水平,提升节后较高神经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减少节后交感神经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9]。右美托咪定还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血流,避免颅内压升高,能够有效激活脊髓以及外周α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减少机体应激反应,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镇静与镇痛作用,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在药物停止应用后还可以快速苏醒,同时避免呼吸抑制与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0-11];在联合其他麻醉药物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还可以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的出现,是一种优势明显的麻醉辅助药物[12-13]。
本研究中,在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患者气管插管时收缩压与心率明显低于插管前,而舒张压没有明显改变,在气管插管后2 min与5 min的各项指标均较插管前无明显改变。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收缩压与心率明显降低,而插管后2 min与5 min的收缩压、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插管后2 min的舒张压也明显高于插管前。这些存在明显波动的指标,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指标均较未使用的患者更稳定,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稳定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压以及心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气管插管的不适,有利于手术进行。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波动值均明显低于未使用的患者,表明右美托咪定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可稳定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波动带来的风险,抑制应激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 张炘,段传志,李铁林,等. 切应力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4):319-324
[2] 夏勇军,李军鹏,李萌,等.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47-651
[3] 张泽,魏砚砚,周长浩,等. 右美托咪定用于减轻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的临床价值[J]. 重庆医学,2015,44(4):520-522
[4] 王雯霞,马龙先.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应用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2):103-106
[5] 章雁,杨晓明. 介入治疗时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6):492-495
[6] 曾黎明,裴皓,李君.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2015,55(48):86-87
[7] 方向志,张扬,高巨,等.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麻醉诱导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2):1175-1180
[8] 李庆忠,杨淑玲,王希娥,等. 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514-3517
[9] 王红仙,张野,李云,等. 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药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88-91
[10] 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等.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和脑保护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4304-4306
[11] 徐凯,郑文泽,胡毅平. 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4,43(1):120-121
[12] Goyal R,Singh S,Shukla RN,et al. Ketodex, a combin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ketamine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n children: a preliminary report[J]. J Anesth,2013,27(3):461-463
[13] 王瑜,蒋蓉,邓佳,等. 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2):115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