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8-03-22燕,卢艳,樊

关键词:叶酸片充血性醛固酮

崔 燕,卢 艳,樊 昕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过程发展到最终一步,即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而致使死亡。因此,如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早期治疗就成为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用药,探讨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参考随机数字法结果对所有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观察组病程为9个月~8年,平均(2.6±0.5)年。对照组病程时间7个月~8年,平均2.5±0.7年。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为Ⅱ级98例,Ⅲ级75例,Ⅳ级39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口服,1次/d,螺内酯20 mg,口服,1~2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一年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不同患者的疗效不同,将疗效分类如下:显效,心力衰竭的症状基本上消失,心功能改善至Ⅱ级及以上;有效,心力衰竭症状出现明显的改善,心功能等级基本可改善I级;无效,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其中,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中包括有HR、LVEF以及LVEDD。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显效60例(60%),有效31例(31%),无效9例(9%),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显效28例(28%),有效44例(44%),无效28例(28%),总有效率为71%。观察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心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R、LVEF及LVEDD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且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n观察时间HR(次/min)LVEFLVEDD(mm)观察组100治疗前107±140.43±0.0462±7治疗后80±70.62±0.0747±4对照组100治疗前107±130.41±0.0563±8治疗后100±110.47±0.0862±4 t(治疗后)--20.610.219.1 P(治疗后)--0.0000.0000.000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严重的心肌疾病,其发病的早期表现为心室增厚、心容量增加以及心室重构等。由于患者此时的心肌细胞肥大,且心纤维细胞增殖,造成心肌间质纤维化,从而致使心脏泵功能出现下降,导致心脏舒张及收缩的功能出现障碍,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临床上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主要从纠正紊乱的血流动力学、对神经内分泌作用加以干预以及阻断心肌重构这几方面进行。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了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其能有效的抑制心肌血管紧张素的转换,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从而逆转心室重塑,并能抑制缓激肽的水解,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扩张并降低血容量,最终达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以及改善患者心功能的目的。但临床用药中已发现依那普利的问题所在,长期服用这一药物会引起患者体内的醛固酮大量分泌,进而使细胞内镁、钾离子出现丢失,钠水潴留,从而使左心室重构持续恶化,造成患者心律紊乱,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此时,通过螺内酯可代替醛固酮,螺内酯为人工合成甾体化合药物,化学结构近似于醛固酮,且螺内酯无醛固酮长期过量分泌会出现的副作用,能代替醛固酮在远曲小管中的作用,从而阻止了醛固酮在一体复合物上的核转位,且其具有排钠潴钾的利尿与心室重塑功能。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1] 孙 凯.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用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11-1212.

[2] 殷 果,李海英.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J].医学信息,2016,29(3):93-94.

[3] 王凡非,赵 昕,邓 捷,等.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7):3349-3351.

[4] 陈 震,孙 欣,徐曙东,等.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及交感活性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2):209-212.

猜你喜欢

叶酸片充血性醛固酮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小小叶酸片,困惑何其多
孕妇叶酸片怎么吃可以让宝宝更健康?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详释醛固酮逃逸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