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社团: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创新和常态践行

2018-03-21徐徐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观

徐徐

摘 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高校应重视并认真挖掘学生社团这一“隐形力量”的时代价值,科学分析现实经验与挑战,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长效与实效。

关键词: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观;路径创新;常态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1]。当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深刻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与重大部署,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核心要求。伴随着高校大类招生培养、实践导向的教学机制创新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以学生组织的社群化形式活跃于校园的各类学生社团正广泛且深刻地影响青年的价值养成、创新创业、文化涵养、公民教育等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成为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历史视野:价值与本质

第一,学生社团蕴涵的“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色相趋同。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人,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学生社团群众基础广泛,学生社团主要是青年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信念或以自身需要为基础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自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团是主体由内而外的需要,而非外部迫使或利益驱动,自愿性、主体性特征明显。学生社团的“自治”管理具有充分的民主性;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近年来,青年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愿望愈发迫切,这更加要求高校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规范性和学生个体发展性这两者的关系。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是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人共享出彩的机会”。学生社团蕴涵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切其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景,体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与理想。

第二,学生社团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与表达”是活在校园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学生心里的核心价值观。学生社团除了政治、经济和科技功能之外,还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功能和时代表达。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根源,二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与传统文化包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高校学生社团勇于用好传统文化。非遗、汉文化、戏曲、武术等众多学生社团的内容都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校园靓丽的青春风景线。青年学生们“活”的传承和“好”的保护,挖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并赋予其青春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喜闻乐见“学生体”的当代表达,感染并激励青年学生们文德陶冶、思瑞观通,继而助推形成强烈时代担当和文化自觉。学生社团也擅于运用校园文化资源。社团通过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和对接,引导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積极参与校园物质空间的改善、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精神家园的守护,深切感受和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引领。

第三,学生社团蕴含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实践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和目标要求相一致。实践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路径,也是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高校学生社团长期扎根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意识,其运作和发展方式既遵循了“行知并举”的教育规律,又体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成长规律[2],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也能通过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妥善处理最棘手的思想问题。一方面,社团成员通过积极参与校内开展社团实践活动,可以获得“认识完善自我、锻炼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素养”等“功利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参与对象的范围与外延,拓展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在校外的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服务民生、正向改变,从而树立和获得“道义价值”。

二、现实路径:基础与挑战

第一,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推动依托学生社团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治保障。一是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能力建设和工作责任的落实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长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建设从政党意识形态创新阶段进入到整体政治意识形态创新阶段之后”,高校在克服上述两对张力,在思想引领共圆中国梦过程中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党中央从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战略高度,明确要求核心价值观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积极拓展核心教育观教育的有效途径。2016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党的十九大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美丽”,一词之变,喻意隽永。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增强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二,高校实现思政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想追求和现实成效,为推动依托学生社团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在强势灌输的传统路径外,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在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内涵式发展的驱动下,高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视立德树人工作。高校学生社团数量显著增加,覆盖学生数量日益增加,“社团科技文化艺术节”已成为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品牌,涌现出了学术科技、爱心公益、创业创新、文艺体育等各方面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学生社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坚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各类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共同统一于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实践之中。

第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自发与自觉路径的共鸣要求和现有基础,为推动依托学生社团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动力。一方面,互联网+的新常态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愈发多元。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社会现实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各种形式冲撞较量,构成了价值观领域的复杂局面,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自发路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校园内,高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重视并鼓励通过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渠道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被认为是能够改变学生,并被长期记忆的东西,这是包括在线教育、量贩式教学永远无法取代的校园品质。

三、常态践行:创新与特色

第一,创新内容,在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效性上下功夫。一是把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在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础之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新生入校体验“社团嘉年华”,强烈仪式感的教育引导学生筑造梦想;“雷锋日”、主题班会等节点参观爱心公益类组织社团,价值引导学生感恩奉献;将社团作为重要项目列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每名学生参加“社团成长课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重点扶持“理论性社团”。探索评价向行为转化,将社团实践的体验、收获、影像等记录在学生第二课堂成长记录之上,班主任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典型引路助力学生在校快乐体验。二是把学生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学校发展目标,以学生社团组织文化力提升为目标,教育引导会员塑造良好的文化气质,推动实现从特色学生社团文化到特色大学文化培育。三是把学生社团建设和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培育、孵化和扶持创业类、劳动类社团,开辟创客空间、打造创业联盟,助推孵化、培育更多的“创客”。

第二,创新形式,在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性上下功夫。在确立“思想舆论武装、制度政策扶持、学生骨干培养、特色文化传承四个导向”的基础上,一是推进社团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规范向示范转化。选树符合新时代潮流、特色鲜明、实践实效的重点社团开展创新試点,组建优秀导师团队,开设实践和理论课程,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辅导机制,开展实践体验,举行成果展演,让学生社团活动从原本的“坐下来”转变为“站起来”“动起来”。二是运用实现互联网+双线作战,联动并进。运用全媒体思维在各类社团、各种活动中认知核心价值观,创新活动手段形式,运用新媒体语境讲述大学生自己的故事。三是实施社会化运作,协同共生,依托社企携手、社区携手、社村携手、社校携手等手段,通过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方式,构建“社团+项目+学校+基地+社会”生态运行机制,发挥“共生、共处、共振”协同效应。

第三,创新机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学生社团建设有机融入并成为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各班级的常规工作,在实践中创新,在发展中成长,努力实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化和常态化。首先是导向保障。高校以“主动帮助学生扣好核心价值观这颗金扣子”为出发点,注重核心价值的挖掘和传承,注重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创造,注重文明建设的生成和营造。二是组织保障,高校高度重视,作为学生工作项目,领导挂帅成立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各方力量。三是资金保障,按照要求,划拨学生社团专项经费为社团的建设提供支持。四是制度保障,加强并完善社团成立、考核、评优等流程;完善负责人及导师选拔、培训等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推动学生社团从表面繁荣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7-11-17.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学生社团核心价值观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